生态环保媒体行:守护好黑颈鹤栖息的家园

16.11.2014  11:37

  11月13日 星期四 玉树州 结古镇  晴

  今天的玉树结古镇晴空万里,我们“生态环保媒体行”第二采访组的伙伴们来不及顾及因高海拔带来的身体不适,驱车来到距离结古镇65公里的隆宝滩,与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来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也是我灾后重建三年来,第二次近距离走进这片土地。

  隆宝,在藏语的意思是“有鱼和鸟的地方”,隆宝滩湿地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高原60多种鸟儿的天堂。以中国珍稀鸟类——黑颈鹤的理想栖息繁殖地而闻名,被我国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采访车停靠在公路旁,向左前方远望,山脚下有一片片蔚蓝色的湖泊镶嵌在草原上,湿地中还能看见嬉戏的鸟,隐隐听见它们的啼叫。眼前,蓝天、白云、草原、碧水以及牛羊、飞鸟……共同编织了一幅秀美的画卷。在入冬的季节,还能看到如此美景,让人不得不恋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稍等片刻,一位脸庞黝黑,身材略显肥胖的康巴汉子走近了我们,从他坚毅的目光和坚实的脚步,我们断定这就是“鸟儿的保护神”文德江措。

  还没来得及交流,文德江措就领着我们来到了公路边新修建的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保护站。楼顶瞭望台上一部老式高倍望远镜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我们用肉眼远远看到的对面那片湿地里活动的鸟,借助望远镜看清了它们是在水中嬉戏。文德江措说,现在不是看黑颈鹤最好的季节。湖里剩下的是黄鸭、赤麻鸭和白色的斑头雁,再等几天,湖面完全结冰的时候,这些鸟也都飞走了。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保护它们,不要让老乡家的牲畜把黑颈鹤下的蛋踩了,不要让牛、羊或狗、狼把小鹤伤了、吃了。

  已守护隆宝滩34年的文德江措,是土生土长在玉树的康巴汉子。1978年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在两所学校当过老师,1990年自愿申请到隆宝滩当一名管护员。文德江措初来隆宝滩时,偷盗禽蛋、猎杀鸟类的现象十分常见。白天管护执法还好办,最头痛的是晚上偷蛋现象时常发生。于是,每年4月至6月,也就是候鸟繁殖期,文德江措就在禽鸟产蛋的湖心中央搭上帐篷,便于夜晚守护。这段时间的每个夜晚,他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尤其是冰雪尚未融化的三、四月份,隆宝滩上仍然十分寒冷,也是禽鸟飞来产蛋的时节,这个时间也是文德江措工作最困难的时候,但他从没放弃过一个晚上。有时候为了防止鸟蛋被偷,一不小心一脚踩进冰冷的湖水里,都是常有的事情。长年的湿地生活让他患上了关节炎,然而每当他从望远镜中迅速找到黑颈鹤时,他的脸就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在文德江措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隆宝滩野生禽鸟数量逐年增多,一到孵化的季节,滩涂上已容不下更多的鸟儿产蛋,一些禽鸟甚至将蛋产在周围的岩石山上。在他们的影响下,当地牧民还自发成立了护鸟队。从保护站到湖心草滩1.5公里的沼泽路,要走近两个小时。“湿地保护区共有22个检测点,要完成一次22个检测点的巡护、检测计数任务需要三天时间,每7至15天需检测一次。”56岁的文德江措自豪地说:每天往返于此,看见草滩上鹤舞雁飞,我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30年如一日,一部望远镜,两条腿走在100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文德江措坚守在隆宝湿地,默默守护和陪伴着他心爱的鸟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隆宝滩湿地的变迁,用心灵守护着隆宝滩上的每一只爱鸟。

  站在隆宝滩湿地上,玉树州三江源办干部扎拉说,1984年隆宝自然保护区初建时黑颈鹤种群仅有22只,全国也只有1000只左右,极其珍稀。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周边群众对隆宝滩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黑颈鹤种群资源保护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黑颈鹤数量已经达到216只。斑头雁种群由最初的1000余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万余只。(林玟均)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