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过得很舒心”
青海新闻网讯 在格尔木市有一个镇,它的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人们在一天之中就经历着春夏秋冬,那里的交通极不方便,牧民们生病了要跑到420公里外的医院就医。
一天之中,那里的人除了放牧就是放牧,有时候下雪封路了,好几个月都吃不到新鲜的蔬菜,那里的小孩,上学的话要走好几公里山路,这个地方,这个遥远的地方就是——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
回想过去,曾经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他们的脸上满满地写着“辛酸”。
2005年,为了恢复中华水塔——长江源头的生态平衡,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号召,唐古拉山镇409户牧民毅然放下了牧鞭,搬进了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村,至此,他们结束了从前的游牧生活,开始了城市的定居生活。
如今的长江源村经过多方的努力,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村里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顺眼望去,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上停放着一辆辆牧民购买的私家车;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们幸福富裕的新生活;在村委会广场的宣传窗前,几位牧民正在认真地看着墙上的壁画;各种健身器前,几位老爷爷正在看着自己的孙子愉快的玩耍。
据长江源村老支书更尕南杰介绍,现在村里不仅有平房、楼房,而且还有商店、卫生所、广场、学校,屋子规划得很整齐,墙上和门上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看着很舒服。而且,在他们搬进来不久后,路的两旁都种了树,现在这些树已经很大了,夏天热的时候还可以在下面乘凉。
“村里还有菜铺呢,每天想吃什么菜都有,好多菜之前还没见过呢。”村民央措说道。据她回忆,之前没搬迁下来时,村里的龙保杰有一辆车,如果不下雪,天气状况好的话,他会隔两三个月去市里一趟。到了市里,会买很多菜和饮料之类的,但是等他再回到村里的时候,很多菜都不新鲜了,没办法,只能凑合着吃,可现在不一样了,想吃什么,走几步路就到了村里的蔬菜店,陈列的蔬菜都很新鲜。
村民德吉卓玛对此也是深有感触:“1997年的一天,我当时阑尾炎犯了,那些天正好下雪,车走不了,村里就安排了两辆摩托车把我送到医院,我感觉当时都快要疼死了”。当她说完这些,从她的眼神里,似乎能隐约看得到当时的情景。
但是,自从搬迁下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现在居住在市郊,各方面都很方便,吃水用电方便,交通方便,孩子们上学也方便,看病也方便,只要10分钟,就能到市区里了,跟以前比,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的这些变化,犹如温暖的春风吹进了牧民群众的心田,村民拉毛端智深情地说:“党的政策非常好,处处都在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没想到昔日在唐古拉山上放牧的我们,如今能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定居,现在,我们过得很舒心,我们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