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
8月7日-9日,最高法院新闻局、执行局与青海高院共同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法制晚报、人民视频等中央媒体及青海当地主要媒体现场参与、现场见证、现场体验、现场报道青海三级法院攻坚克难,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记者们深入执行工作第一线,以直观、生动、鲜活的报道形式,多角度全方面立体式全媒体展示了青海法院执行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参与活动的媒体记者早出晚归,先后随同执行人员在西宁市、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州尖扎县,翻跃海拔3800米达坂山和3100青沙山,翻山跃岭,奔走在湟水河畔、浩门河畔、黄河岸边,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带来的挑战和困难,现场直击1起房屋腾退案件、2起强制搜查公司案件、1起草场分割案件、3起拘传拘留公职人员涉担保不履行法律义务案件。青海法院执行干警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发扬高原精神,高原缺氧不缺精神,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高原法官的法治信仰,体现了高原人应有责任担当,捍卫法律权威的坚强决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记者们留下了执行工作的生动故事。
记者们饿了,就和执行人员在海拔3000多米的草场一起吃方便面,啃又干又硬的“锅盔”;记者们累了,就抓紧时间在法庭的旁听席上小睡一会。他们跟随高原法院执行人员的脚步,以全媒体直播方式,在社会各界和网友们的见证下,一起见证、一起参与高原法院的“执行风暴”,攻坚一个个“骨头案”。
记者们边采访、边记录,边直播、边报道。他们充分发挥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便捷、快速、浏览量大优势,线上线下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以点带面,讲述执行故事,先后对现场视频直播4场7件执行案件,很快吸引了1000余万网友关注,到发稿时增至1800余万人次参与。法制晚报记者还采用了无人机拍摄的模式,对执行现场进行了拍摄和报道。
记者们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在主流网站以图文及时发稿,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和影响力,仅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攻坚执行难,法院有新招”一文,半天的网络浏览量就达25万余人,及时传递了司法正能量。面对公众舆论和强大执行威慑,一些当事人主动到法院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法律义务,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在青全国人大代表沙沨、孔庆菊及省市(州)区(县)各级人大代表现场参与见证执行案件。人大代表表示,每个案件执行均做到了规范执行、文明执行,媒体参与报道宣传,用公开透明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全社会了解关注法院执行工作,对于综合整治执行难问题非常有意义,也将积极履职,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继续关注支持法院执行难。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明国在本次活动动员部署会上通过执行指挥系统向全省法院强调,执行难,攻坚难,高原人的意志更坚,高原人从来都是“缺氧不缺精神”。要将高原意志一以贯之,一个案件一个案件攻坚,一场战役一场战役打好,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夺取全面胜利。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指挥室主任万会峰通过法院执行指挥系统接受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高度关注青海高院开展的“高原执行风暴活动,从直播情况看,执行预案周全,活动组织坦然有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目前,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青海高院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活动,打出了声势,形成了威慑,体现了青海高院党组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青海法院广大执行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凸现了青海法院完成基本解决执行 难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建国通过微信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的高原执行目标明确,都是针对有能力履行但是拒不履行判决的失信被执行人,这次执行风暴不仅实现了执行内容的全覆盖。而且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还使用了各类执行措施,特别是《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民事速裁、拘传、司法拘留措施。公众积极参与,人大代表现场见证,新闻舆论报道监督,增强了执行工作的威慑力。
据统计,在本次活动中,青海法院共出动执行人员581人次,警车127辆,执结案件76件,执行到位标的421万余元,分割草场746亩,53头牛;司法拘留20人,查封10件被执行人财产,罚款2人,执行法官规范执行、文明执行,执行现场井然有序,充分展现了良好的高原法院精神风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人民网、新华社新媒体、央视新媒体、经济日报新媒体、光明日报新媒体、科技日报新媒体、人民法院报新媒体、法制晚报、人民视频、新浪网、网易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和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等媒体现场直播了案件执行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