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 筑梦逐梦——杂多学生“三热爱”教育访京活动综述
再见,北京!再见,《求是》杂志社的“爸爸妈妈”!再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哥哥姐姐!
离别的千言万语还未说出口,泪水已经决堤。抱一抱,不哭,我们还会相见。挥挥手,珍重,我们考上大学来看你们。8月30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参加“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的31朵“格桑花”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带着北京亲人满满的爱,带着理想、带着梦想回家了。
相聚的美好时光总是很短暂。回首首都之行,31朵“格桑花”收获了希望与憧憬、理想与梦想,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
10天访京放飞理想
8月20日,杂多县31名学生从西宁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北京。
8月21日,杂多县31名学生到达北京西站,正式开启了高原31朵“格桑花”访京之旅,对于这31名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西宁,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北京……一个个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喜悦,写满了对北京的憧憬和渴望,写满了未来的理想。
沐浴在清晨金灿灿的朝阳中,观看神圣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国歌声响彻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也飘扬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每个同学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幸福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默默地激励自己要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母亲。
国家大剧院,孩子们走进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见识到如此好的演出大厅,孩子们深深地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高原孩子能够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离不开党中央中、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孩子们铭记感恩,充分唱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把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理念带回三江源头,并让其生根发芽,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见识了国家大剧院的气派后,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王书影立志将来努力成为一名舞蹈家,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颐和园里,高原孩子观赏了皇家园林旖旎的景色和雄伟壮观的建筑,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次国防教育,让学生们明白国防强大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让学生们心中深深地埋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念。
北京国际青年营,孩子们体验攀岩、真人CS、射箭等拓展训练,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品德,应对困难的勇气,迎接挑战的意志,让孩子们敢于面对困境,培养担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慕田峪长城,孩子们用自己的脚步体验古老的中华文明,用最美的锅庄向这一镌刻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承载着千百年历史风雨的建筑奇迹致敬,在长城上,孩子们学会了面对挫折和困难,勇敢战胜困难。
北京大学里,孩子们迎着朝阳,乘着希望的翅膀,带着激动的心情,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在烟波浩渺的未名湖、倒映在碧波中的博雅塔、堪称学术殿堂的北大图书馆……一路走,一路看,学生们感受着北大校园的百年文化积淀,眼神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孩子们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翅膀、知识能改变命运,每个同学都暗下决心,回去以后,要长出一双装满知识、充满智慧的翅膀,在美好的生活中尽情飞翔。
梦想在激荡,激情正飞扬,10天中,孩子们一路走一路看,牢固竖立了“三热爱”的理念,31个理想放飞在北京。
18年帮扶一路相伴
一次北京行,一生《求是》情。《求是》杂志社与杂多县18年来风雨兼程,18年来一路相伴,18年来始终如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8年来,从求是希望小学到《求是》杂志社每年帮扶杂多县教育资金20万元。2012年,20万元的援助资金用于中小学生寒假补课;2013年,20万元援助资金为第二民族中学修建学校旗杆、厕所和购置学生床;2014年,20万元援助资金为第三民族完小修建学生厕所和购置了300套学生床……340万元的帮扶资金让这个县城见证了“教育扶贫”的力量。2010年玉树地震后,《求是》杂志社为杂多县一次性捐助资金5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学校项目。
18年的帮扶,从最初的送钱送物到现在的智力帮扶,组织“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是智力帮扶的最好体现,正如《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所言,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18年一路相伴,“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使藏区同学们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的意识,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做人的根本;牢固树立学习创业的意识,这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牢固树立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这是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良心;牢固树立不怕困难、经受任何挫折的意识,这是每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青年人应有的奋斗拼搏精神,孩子们立志努力学习,将来考进高等学府,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成为推动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中坚力量。
对于杂多31朵“格桑花”而言,在首都北京的每一天是值得回忆一辈子的,孩子们在北京得到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杂多和求是有了亲如一家的感觉。8月23日下午,参观故宫途中,杂多县一民中的才仁尕藏突感头疼,有中暑现象,《求是》杂志社刘玉辉、刘莉华将才仁尕藏带到阴凉处,帮她涂抹清凉油,帮她按摩太阳穴,不一会才仁尕藏就好转回到了队伍,“真的太谢谢叔叔阿姨们了!”才仁尕藏质朴地说。
8月25日,《求是》“妈妈”刘莉华看见杂多县三完小的尕日日披着长发,怕她因为太热身体不适,耐心地帮她编起了小辫子……“刘阿姨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好!”经过短短10天的相处,来自杂多的孩子们这样评价《求是》杂志社的刘莉华。
告别北京,告别《求是》杂志社,在北京西站,泪水打湿了每个人的脸庞,道不尽的感谢、扎西德勒,说不尽的嘱托,将来努力学习,不忘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31名同学筑梦逐梦
9月1日,开学啦。杂多县31朵“格桑花”带着各自的梦想回到了家乡,他们不仅仅带着自己的梦从北京回到杂多,更是带了这一代人的梦回到了杂多,他们同样也带回了“三热爱”的种子,让“三热爱”在三江源头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瓦里滩小学的江忠一回家就和父亲更尕谈起了北京的所见所闻,给父亲看了北京的《求是》亲人送的礼物,给弟弟送了在北京海洋馆买的小鲨鱼,一家人深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也让江忠立志成为一名翻译而努力,虽然梦想遥不可及,但是江忠已经想好了一定要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杂多县一完小扎西普杰,喜欢打篮球,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为国争光。
杂多县二完小多丁彭措,喜欢飞机,想成为一名制造飞机的工程师。
杂多县三完小青梅旺姆,课余时间喜欢学英语和做主持人,将来想成为一名主持人。
杂多县实验小学索南江才,梦想成为一名海军,捍卫祖国的每寸疆土。
杂多县一民中伊西然青,喜欢唱歌,梦想成为一名歌手。
杂多县二民中本措,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教师,为家乡教育事业付出全部。
……
31个梦想,31个希望。《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在开营仪式上鼓励高原“格桑花”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31个梦想犹如火种,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回到玉树,回到杂多,他们会把这种爱传递到玉树草原,会把希望、梦想传递到杂多格仲草原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牧区的孩子们知道全国人民时刻关注着藏区发展、关心藏区人民生活。
北京的离别,筑梦逐梦的起航,每个同学都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每个逐梦之路不是一路平坦,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在北京,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勇敢、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相信筑梦逐梦路上孩子们会走的更远。(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