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美美与共 再创辉煌

12.07.2016  00:10

  2016年6月3日,由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承办的“首届敦煌文化学术论坛”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与高校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首届敦煌文化学术论坛为期三天,旨在配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召开,繁荣敦煌文化学术研究,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本届文化学术论坛由酒泉市委副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副所长张伯江研究员主持。分领导致辞、重点发言和自由发言三个环节进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致辞时提出要重点关注区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强调习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认为敦煌处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地理位置,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敦煌文化艺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能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价值。倡议敦煌应该抓住机遇,学术界应该为敦煌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福生致辞时指出甘肃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舞台,既有北国雄奇之美,又有南国灵秀之貌,文化资源丰厚。在概要介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近年来着力从事的文化资源云平台建设、数据库建设、年度性第三方评估、为省委省政府提供舆情资料、蓝皮书编研等工作的基础上,王福生院长强调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院殷切期望与各省市兄弟社科院、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携手共进,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酒泉市委副书记朱涛致辞时提出酒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酒泉先民们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特别是敦煌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典范。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举措,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平台吸引国内外嘉宾,“敦煌文化学术论坛”更要作为文博会的重要活动继续办下去,诚挚邀请更多专家到敦煌来,多出谋划策,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传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致辞时首先对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敦煌文化表示衷心感谢,指出所在的小城承载了敦煌的过去,敦煌文脉始终延续不断,在由古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东西文明互鉴的历史进程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造就了敦煌文化对全民族的亲和力、世界性的影响力和跨时空的创新力,凝聚出“开放包容、向善守正、崇高唯美”的敦煌精神与特质,要把中国梦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通过打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个文化交流、互化互生的平台,筑牢合作共赢的人文基础,更好地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为甘肃乃至全国塑造榜样和标杆。首届敦煌文化学术论坛将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预热造势,吸引、带动更多有识之士参与研究、保护敦煌文化的活动中来。期望与会学者能在敦煌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出金点子,出好方子,希望敦煌文化学术论坛能开一个好头,越办越好,促进国内外敦煌文化研究,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

  会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郝春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原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研究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汪受宽教授,甘肃省敦煌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李并成研究员,甘肃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尹伟先教授,甘肃省史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科院酒泉分院院长孙占鳌研究员,围绕敦煌文化的源流、发展及形态特征,“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敦煌文化研究与交流,敦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等主题进行了重点发言;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张培峰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段小强教授等作了自由发言。

  “首届敦煌文化学术论坛”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预热会和造势会,对繁荣敦煌文化研究,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甘肃社科院 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