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守好蓝天碧水净土

24.01.2019  17:01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青海发展的新空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追求。”省第十三届党代会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指出,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必须立足于生态保护优先,坚定实施生态报国战略,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今天的青海,生态地位无可替代,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就是最大的发展,我们正迎来青海发展的黄金期,我们的道路正在越走越宽广。

   中央有部署青海有行动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

  中央有部署,青海有行动。省委省政府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新要求新部署同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青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深化省情认识,在深入实施“五四战略”的同时,突出省情特点和比较优势,制定了《关于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若干意见》,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创造性地推动中央生态优先决策部署在青海落地见效,开启了新时代新青海发展的新征程。

  生态不是发展负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绿色崛起”的发展共识,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齐心协力共抓保护,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冬日清晨,走进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藏式风格的大门,干净宽阔的村道,红顶白墙的院落,安静而祥和。在收看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后,65岁的老支书更尕南杰感慨万分:“非常赞同习主席提到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应该说我们就是一个个守护者。

  青海始终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主动承担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全面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通过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让天更蓝,山更绿。如今,一望无际的草地,清澈的河水,三江源变得越发壮美动人。

  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包括更尕南杰一家在内的128户牧民放下牧鞭,离开世代生活的长江源头,搬到了位于格尔木市郊的新家园——长江源村。从山上到山下,从牧民到村民,他们住进了宽阔干净、通水通电的新房,在长江源村开始了新生活。

  更尕南杰说:“保护生态的目的就是让草原恢复原貌,现在已经实现。保护生态,我们的选择对了。”生态管护员闹布桑周说,野生动物多了,放牧现象少了,我感觉,保护三江源头的付出是值得的。

  同时,长江源村通过乡村振兴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牧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双赢。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娃说,在草原奖补、困难补助、燃料补助等国家好政策的扶持下,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2018年长江源村实现整村脱贫,在生态保护的同时,长江源村实现了自身发展。

  只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青海才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才能融入国家战略,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青海贡献。长江源村的变迁是青海保护三江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一个缩影。

   推动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三江河畔,绿意盎然。

  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我省以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为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努力开创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青海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以更低的消耗、更小的环境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大扶贫、大生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青海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绿色发展新路。

  2018年6月20日零时至28日24时,我省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了2017年创下的“绿电7日”世界纪录。

  靠风、光、水发电,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确保安全、平衡和稳定,这是对多年来我省清洁能源发展的一次实力验证,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

  2018年春天,我们走进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以南十几公里处的塔拉滩,感受“水光互补”创造的生态奇迹。眼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一个接一个,在塔拉滩77.9平方公里的草地上铺展开来。与昔日荒凉单调的塔拉滩相比,今天的塔拉滩已经变成了一座生机盎然的能源城。

  当沙漠遇上光伏,生态保护的理念已融入其中。通过种植碱草、固沙草等植物进行光伏支架型式研究,使光伏板下的风速减小了50%以上,蒸发量减少了30%以上,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贫困户在光伏板下养起了“光伏羊”。

  绿色发展,青海持之以恒——青海没有海,但是却有集中成片的“蓝色光伏海洋”。堪称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青海做足了“阳光工程”。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青海努力打好这两张牌,靠的不光是绿色制造工程,更有许许多多的绿色惠民富民工程。幸福卡阳、美丽边麻、花海上山庄、飞行小村麻拉河……从前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庄,如今个个声名鹊起,生态文明让穷山沟变了样。

   生态自觉全民共识

  坚决守好蓝天碧水和净土,像保护“眼睛”和“生命”一样守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生动实践。

  生态是青海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品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体现到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民众生活和政府监管各方面,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省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青海发展的鲜明标识。

  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着眼于系统保护和修复,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努力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区域生态功能……

  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职工培训、农牧民技能培训体系中,加快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推进“绿色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鼓励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低碳融入生产生活,增强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翁意识。

  从“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青海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重要机遇,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努力谱写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篇章。

  高站位把握、高起点统筹、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三江源碧水行动”“绿剑3号”“绿剑4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安全防控,农牧区人居环境改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留住蓝天绿水和青山。

  回望2018年,青海蓝天在增多,河湖在变清,绿色在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铿锵有力。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较年度目标高4个百分点;湟水河出省段水质达标率为100%,“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6.3%……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最靓的幸福色。今天,我们看到,青海坚定生态自信、增强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这几年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建设厅
青海乡村振兴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青海新闻网讯 1月29日,Qhnews.Com
两会特刊 美丽图景
图景展望 高原绿色生态之路越走越宽 青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