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全社会的“生态共识”——十二论统筹落实“四个全面”建设和谐美丽青海

28.10.2015  09:14

   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关系每个青海人。当前,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构筑了青海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绿色蓝图”。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期盼与日俱增,成为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这样高度重视,正是实现绿色转型最丰沃的土壤。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更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宏观层面上,几乎没有人否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是,落实到地区发展、企业竞争和个人生活等具体问题上,个人的生态意识却总显得“慢半拍”。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生态理念化为大众广泛遵循的生活方式?只有在更广泛、更深入的观念层面上达成共识,才能开创一个生态文明新时代。

  进一步凝聚生态共识,关键在于坚持“生态方法论”。如果一边高谈生态文明,一边却大干快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边喊着环境保护,一边却任由非法排污弄脏空气河流土壤……形成的生态共识也会逐渐流失。明确主体功能、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划定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在行动中凝聚起共识,在共识上推进行动,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凝聚起全社会的“生态共识”,根本在于树立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根据《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国土面积的近9成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近年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资源量逐年增加,草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面积连续10年增加,达到15年来同期监测最大值……这些喜人的现象都说明,只要我们把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贯彻到生活方方面面,就会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这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汇集为最强大的生态合力,我们就一定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清,建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