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工程提速加力 ——上半年我省经济发展亮点系列报道之二
近日,全省经济运行半年报发布,一项项有力的经济数据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增长66.1%,对于以生态立省的青海来说,无疑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速加力,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青海大地上,一项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三江源二期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今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年度目标确定为完成9亿元的项目投资和相应的建设任务。
早部署早行动。年初,省生态办就组织召开前期工作会议,提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1月份就下达了2018年项目建议计划,成为投资计划下达最早的一年。
咬定目标任务,随即召开2018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推进会,对2018年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并坚持分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同时,还坚持部署与督查并重,分组深入项目区对年度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截至今年6月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共完成5亿元投资。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已超额完成0.5亿元,占上半年目标任务的111.1%。
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前不久,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重大科技专项,将立足于已初步建成的生态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促区域内多种生态要素良性可持续发展。
逐步强化资源要素支撑作用,截至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已先后累计投资20亿元,重点实施了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大数据中心建设等2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工程、湿地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等项目;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展陈中心、生态大数据中心和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并正在加紧协调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
从省林业厅了解到,上半年全省林业改革稳步推进,突出抓好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编制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片区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园区综合执法。
今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8年度雪豹监测范围扩大了一倍,达到4000平方公里,并将继续开展雪豹监测与保护工作,为制定和完善国家层面的雪豹保护计划及祁连山国家公园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我省着力打好春季造林攻坚战,持续开展大规模造林,截至目前共完成营造林13.7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23万公顷、封山育林3.69万公顷、森林抚育1.82万公顷,为年度目标的53.5%。完成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373公顷,为年度计划的100%。
同时,全面启动了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试点规划通过初审,1.34万公顷年度造林任务有序实施。
不仅在“造绿”上见成效,还要在“治水”上下功夫。从水环境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看来,西宁市第六污水处理厂工程于6月25日已开展外泵站、预处理车间、曝气沉砂池、多级多段AO池、终沉池、深度车间等设施的满水试验及沉降观测,计划将于7月底开展全系统清水联动整体调试,9月开展活性污泥培养,年内达标运行。
把“生态优先”“发展率先”和绿色生态价值取向融入北川河综合治理规划,截至目前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近50亿元,完成了外河5.6公里河道,内河六大湖面建设。统筹实施区域景观绿化工程,形成景观绿化面积79万平方米,水域面积95万平方米,建成绿道11.58公里,计划年内北川滨水景观带基本建成,湿地公园逐步向市民开放。(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