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开启绿色发展美丽新图景 ——写在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之际(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科学定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政治嘱托;“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发展厚望;“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生态文明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奋进激励。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实干实效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省各族人民交新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海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青海实现当前与长远兼顾、保护与发展兼容、环境与民生兼及、绿色与金色兼有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胸怀国之大者的政治意义,以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开新局;更加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闯新路。
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添彩
地大物博的青海,盐湖资源禀赋在国内独一无二,储量丰富,潜在经济价值高达百万亿元,开发前景广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钾产业,年产1万吨碳酸锂装置产能由2016年的3800多吨提升至2020年的13000余吨,近三年稳定连续生产在1.1万吨以上;镁产业,建成盐湖卤水电解法制取金属镁10万吨级装置;氯产业,实施技术改造、负荷提升、工艺优化等,全球首套电石+乙烯联合法PVC装置工艺路线全部贯通,日产量突破千吨;碱产业,整合盆地内石灰石、工业盐等资源,改造提升装置工艺。截至目前,纯碱装置负荷达到70%,钾碱装置负荷达到96%,预计到年底可提升至100%。
盐湖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关乎到我国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生的改善。面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目标的重大机遇,保护盐湖生态环境、高效绿色开发盐湖资源、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青海时不我待的选择。
站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湖、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以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添彩。
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绿水青山是青海的生态优势,清洁能源是青海的发展骄傲。发挥好青海水风光资源富集优势,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贯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服务的是全国“双碳”目标,带动的是青海发展和民生改善,当下的青海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的任务越来越清晰。
青海连续四年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百日全清洁能源供电,刷新并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时,用上了来自青海的清洁电力……这是青海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张“金名片”。
在青海这片浩瀚无垠的大地上,我们充分感受着能源绿色发展的脉动。青海在清洁能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清洁能源产业交出的一张张成绩单,映照着青海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后的笃行和勇毅,展现了青海责任、青海担当、青海信心。“风光”无限好,绿色发展的青海正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地在绿色、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之路上奋进。
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装上“新引擎”
青海美,美在绿色发展的底色,美在生态报国之志。近年来,青海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生态价值持续增加,绿水青山日益成为青海的靓丽名片和优势骄傲。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是地球的第三极,是千山之祖、万水之源,绚丽多彩的河湟文化、高原文化、民族文化,各民族在这片高天厚土上休戚与共,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青海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青海从未停歇探寻的脚步。
目前,全省基本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目的地体系。全省共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自然保护区7处、风景名胜区1处、水利风景区13处、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19个、地质公园7处、沙漠公园12处,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统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目的地体系。
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生态旅游是一个崭新的文化生活概念,也是时代命题。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参与生态旅游、热爱生态旅游,让更多的人响应绿色生活,树立环保理念,增强低碳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站位、拓展视野,找准路径、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长远发展规划、细化当前行动方案,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我省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青海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的高原生态环境、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让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条件。
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农业农村部认定湟源县、刚察县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认定玉树牦牛、祁连藏羊、龙羊峡三文鱼、柴达木枸杞等4个国家级特色产品优势区。建立省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22个,建立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41个,出台国家行业标准5项,制定地方标准55项。12个县通过有机监测认证的草原面积达461万多公顷,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有机肉品7.5万吨。获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621个。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把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落实到规划设计、宏观指导、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支持中,落实“增量、提质、补链、扩输”工作举措,大力推进农牧业绿色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效益化、市场化,谋划转变生产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让青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以更加美丽迷人、开放包容的崭新姿态,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雷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