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新台阶是怎么跃上的?——我省“十二五”成就深读之三
青海新闻网讯 “十二五”,青海在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坚固而丰沛的“中华水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稳步恢复,生态文明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湖水域面积为近15年来最大,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一个个生态亮点,浓缩出最生动的答案。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青海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家园美化”行动取得实效,基本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
生机勃勃的高原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自觉地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青海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对国家和子孙后代的重要责任——一个个生态亮点,浓缩出最生动的答案。
用数字说话,让实绩诠释,“十二五”期间,青海在实践、探索、创新、升华中,生态文明建设跃上了新台阶。用新闻人的视角,观察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年轨迹,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厚实答卷;用生态环保工作者的眼光,解读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道路,这是一曲勇于担当、敢作善为,努力奏响永续发展的绿色交响曲。
加强顶层设计,生态理念入脑入心
秋日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从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到鄂陵湖、扎陵湖,再到冬格措纳湖……每一处都是壮观到极致的湖光山色。
站在鄂陵湖畔,极目远眺,湖水晶莹剔透,微风吹过,荡起细细的波浪。湖边天际,一些叫不出名的鸟儿自由翱翔。
湖泊、飞鸟、游鱼,河流、湿地、绿树,草原、牧人、牛羊……这动人的景致,是我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个缩影,展现着大美青海的生态美、自然美、和谐美。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是青海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青海,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中华水塔”生态环境稳步恢复,生态保护从应急式转向了常态化。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政策,一路前行,青海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从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再到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青海保护生态的顶层设计一策连着一策。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深入落实全国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革新和观念直线升华。
2015年年底,青海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在三江源头建国家公园,这是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翻开的崭新篇章,是对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继往开来,一路奋进,今天,生态、绿色、环保,已然成为青海最响亮的关键词,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的行动越来越坚决。
出硬招下重拳,制度建设成果丰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十二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地位尤为重要的青海,顺应时代大势,出硬招、下重拳,实施、推进一系列制度建设。
《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实施,国土面积的近九成被列入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多规合一”等其他5个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
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率先开展生态资产评估填补国内空白。青海第一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
对地方政府开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绩效考核,将39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2类6组进行分类分组考核。
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级政府负责人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
……
“十二五”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果丰盈,生态成绩单令人振奋。
这五年,青海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祁连山生态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
先行、推进、构建,美丽青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净水、增绿、护蓝,绿色生态屏障在世界第三极密布竖立。“十二五”,大美青海雄奇壮美的画卷在保护与建设中徐徐铺开,为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的路基。
生态绿色环保,铺就青海最美色彩
看多了朋友圈的雾霾天,青海的蓝天和白云会让你恍若隔世,有人说青海归来不看天。因为,青海的蓝天,让所有的蓝色显得生硬而死板,你仿佛可以从这一片天,这一朵云中看出生机,看出属于青海的生机昂然。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资源量逐年增加,草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面积连续10年增加,达到15年来同期监测最大值。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湿地资源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藏野驴、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三江源头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30年的普布,看着这里一年年发生变化,他不再觉得海拔4200多米的隆宝是“苦寒之地”。多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日复一日守护着保护区的黑颈鹤,如今黑颈鹤的数量从建站之初的22只增加到267只,高山秃鹫、大天鹅等鸟类成倍增加。
2015年,仅玉树杂多就发现4次雪豹进城事件,这足以成为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明显例证。
事实证明,我省节能环保成效显著,“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家园美化”行动扎实推进,基本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还全省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承诺取得重大进展。
……
今日之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铺就青海最美色彩。
成绩属于过去,成就照亮未来。伴随着中国梦的追梦圆梦,青海在筑梦路上,将在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坚固而丰沛的“中华水塔”上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
视点短评:用贡献诠释责任
保护好“三江源头”、“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担当的历史责任。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人民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这一重大历史责任,无论是在思路举措上,还是在保护成效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都把生态放到了更高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再传递着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一次次吹响了生态保护的进军号角。
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才能驰而不息地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努力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更好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青海,我们必须持之以恒。
要继续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纵深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环青海湖综合治理、湟水河流域南北山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要实施“碧水蓝天行动”,抓好湟水河等重点流域和水域生态综合整治,确保湟水河水质持续向好,重要河流及湖库水质保持优良。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用行动担当使命,以贡献诠释责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高原儿女都应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青海贡献力量。
故事传真:还一条清洌的湟水河
2月26日,记者在位于八一路的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看到,从西宁各处汇聚而来的生活污水,进入厂区后,经过预处理、生化池和紫外线消毒,最终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的“清水”。
“清水”一部分排往一墙之隔的西宁市再生水厂,经过处理源源不断地输出,用于工业企业用水、环境用水以及景观补水等。另一部分排入湟水河,站在排出口处,只见经过处理的“清水”,如“清泉”般流入湟水河。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支流,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湟水河从青海省境内的包呼图山走来,流经西宁市、海东市。
西宁是湟水河流经的最大城市,湟水河自西向东横穿西宁,滋养着生活在两岸的青海人。“还全省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一直是西宁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举措之一。
“治宁方略、水为大政”、“清水入城”……近年来,湟水河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思路中,逐渐脱胎换骨,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治理由单一治理向深度治理转变,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中,正在悄然蝶变。
在新宁桥上,记者看到已经治理完成的排污口,每天将附近15万吨生活污水,通过箱涵送往污水处理厂,最终经过处理流进湟水河。全长16.3公里的箱涵,起始点在海湖桥,终点在团结桥,从西向东横跨整个市区。
西宁市排水开发建设公司工程部部长肖宏磊介绍,目前,以西宁市平均每天产生27万吨至28万吨生活污水计算,相当于每天全市一半以上的生活污水从这里流进污水处理厂,再经过处理流向湟水河。
记者在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十二五”期间,西宁市累计投资12.33亿元,集中整治排污口614个,全市污水收集量提高近10万吨。相继实施了城市排水管网内涝清疏、排水箱涵、市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工程。截至2015年底,西宁市敷设、改造排水管网里程已达1220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47%;日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再生水回用率达19%。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
如今,湟水河水质改观越来越明显,每到春夏,湟水河畔绿草如茵,河水清澈见底,景观绿道上不时能看到嬉戏的孩童、散步的成人。今年新年伊始,东出口湟水河流域静谧却又热闹。湟水河畔翠鸟鸣啼,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翠鸟喜迁”湟水河,应该是对曾经臭味难闻的湟水河,今天变得水清、岸绿,充满生机最有利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