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媒体行:可鲁克打造良好湖泊生态环境
美国引进的先进技术由液压技术控制的合页坝
(本网记者 包拓业 报道) “可鲁克”为蒙古语,意思是“多草的芨芨滩、水草茂美的地方”,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德令哈盆地内,湖水面积57.4平方公里,属于淡水湖,是海西地区的重要湿地。
为加强可鲁克湖生态环境保护,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积极申报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现在已被纳入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范围。
沿着可鲁克湖绕行,连片的芨芨草望不到边,清澈的湖面上野鸭嬉戏。“可鲁克湖不仅盛产大闸蟹,而且景色也很美,每当八九月份,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可以看出,经过数年的治理,可鲁克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德令哈市环保局副局长姜磊说。
在湖泊东北边,建起了一座红顶子、白墙的漂亮建筑,这是投资建设的可鲁克湖流域环境质量及湖泊富营养化自动监测站。这项由美国引进的先进技术,可以将上游的淤泥自动清理,优化上游的水环境。随着施工员时永远启动按钮,由液压技术控制的合页坝缓缓打开,沉留在湖底部的淤泥被湖水冲走。随着合页坝被关闭,湖水又恢复了原来的清澈。在合页坝的一侧,一条渠道中部尤为宽阔,引人关注。“这是为洄游的鱼群设置的‘休息平台’,保证它们顺利从托素湖顺利洄游到可鲁克湖。”
可鲁克湖与托素湖这对姊妹湖紧密相连,湖水却一咸一淡。于是每到产卵期,成群的鱼儿从下游的托素湖洄游到可鲁克湖繁衍生息。“修建合页坝不仅将湖底的淤泥及时清理,而且扩大湖面,把更多的水留在湖里,增加湿地面积,为动植物提供广阔的生活环境。”时永远说。
姜磊介绍,通过对可鲁克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近两年,湖泊水质明显好转,由过去的三类水质变成二类水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属于国家重要湿地,这里有鸟类30多种、兽类10多种、水禽20多种。对于丰富柴达木地区生物多样性,调节柴达木盆地气候,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012年,经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批准,可鲁克湖纳入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范围,2012年至2015年内实施五大类20个子项目,促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实现湖泊流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增水量、保水质”的总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