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媒体行:和日的石头会唱歌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影报道) 冬日的青南草原,没有绚烂的风景,无非是连绵的雪山和枯黄的草原。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村,便传来“叮当、叮当……”的声音,那是村里的石匠在用刻刀、小锤子让青色的石头唱出的悦耳歌声。
和日村举办的石雕艺术培训班。记者 崔永焘/摄有着11年丰富经验的仁增多杰在向牧民教授石雕技艺 。记者 崔永焘/摄和日镇以世界最大的石经墙而闻名。石经墙高3米、厚2.5米、长200米,加上另外三堆石经,总长度近300米,全部用刻有藏文佛经的大小石板砌成。经文字数在2亿以上,石刻工程浩繁巨大,充分显示了藏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智慧,是海内外罕见的人文景观,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因为“点石成金”,和日村素有“高原石刻第一村”的美誉。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培训项目以来,这个村不断有新人加入到石雕石刻的队伍中,将传统的石刻技术发扬光大,把一块块平凡的青石变成寄寓美好吉祥的“金子”,为社会增加和谐的同时,实现转产牧民稳妥增收。
依托“和日石刻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和日石经墙、和日寺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和日村200多名牧民通过三江源科技培训项目,拿起钢制的刻刀和小锤子,雕起了一块块青石头。石头上雕刻的或是藏文佛经,或是一个个生动的图案,或是佛像,或是吉祥八宝,或是和睦四瑞,牦牛和藏羚羊等动物的图案也屡见不鲜,精美的石刻艺术让人赞不绝口。
和睦四瑞。记者崔永焘/摄“呼之欲出”的石雕牦牛。记者 崔永焘/摄
和日村村委会主任才让南杰说,在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培训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全村累计培训石雕艺术达848人次,村里还成立了公司,并与外地厂商签订石雕工艺品销售合同,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
如今的和日村有264个牧民从事石刻、石雕艺术加工,石雕题材从以往的经文、佛像等宗教内容拓宽到人物、动物等,逐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石刻、石雕技术不仅让和日村的牧民群众摆脱了贫困,而且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房子,小汽车、摩托车、电视机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件儿。许多年老的牧民群众也开始慢慢习惯吃各种各样的蔬菜。
闻名于世的和日石经墙(局部)。记者崔永焘/摄
泽库县三江源办主任张志诚说,和日村将古老的石刻、石雕技术与三江源科技培训项目结合后,转产牧民不仅有了新的谋生渠道,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得到了复兴与传承,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大家都会风趣地说,青石头在和日唱起了歌,唱出了三江源牧民心中欢乐幸福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