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问责需执纪必严
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通报全国,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因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被严肃问责。
近年来,甘肃祁连山生态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违规采矿、过度放牧、企业偷排、乱建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小水电等,导致雪线上升、草地退化、黄土裸露、冰川加速融化、原始冻土层遭到破坏,给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带来严重危害。然而相关领导和部门对这些问题并未引起重视,反而违法违规审批建设工程,甚至于瞒报、漏报采矿项目,弄虚作假、包庇纵容违法行为。
如果没有祁连山,西面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边腾格里沙漠、南侧柴达木沙漠,将席卷连片,直逼西北,觊觎华北,沙漠“会师”形成的干热风暴会直扑“中华水塔”三江源。祁连山东西长800多公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等下游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祁连山也是我国六大天然牧场之一,是阻隔沙漠南侵的生态屏障。可见祁连山生态在我国生态建设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甘肃省对祁连山生态的战略意义认识严重不足,为了地方利益,任凭祁连山生态走向恶化。
此次党中央、国务院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通报,以及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理,彰显执纪必严。2015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给生态环境保护戴上“紧箍咒”是必需与必要的,因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做到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与韧劲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深刻,严肃问责是震聋发聩的警钟,提醒和警示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必须敢抓、敢管、敢担当、敢作为、敢负责、敢碰硬。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生态的修复与改善关系到13亿人口的生存环境,以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如果两者能相互匹配、和谐,兼而所得,当然最好,可现实中因条件暂不具备,两者也会出现矛盾,这就需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勇于取舍,先保绿水青山,暂缓建设发展,因为保住了青山绿水,最终可以换来金山银山,决不能用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