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严密监控企业排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其中要求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并将严密监控企业排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种工业废料、农业化学物质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环保并没有预防的意识,但实际上,防患于未然要比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本低得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环保重视力度不断加强,预防检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土壤中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与之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相比,此次推进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无疑在覆盖面以及监测要素上来讲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原来的监测系统都是比较分散的,不同的部门、地区,比较零散的建立起来的,所以它存在着这些范围、要素覆盖不全,不管是从规划、规范到信息发布都不是非常统一,共享程度也不高,这些方面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新的建设能够去有所改变,能够实现各类数据的全覆盖、包括共享、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
此次《通知》强调,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和重要核设施流出物异常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企业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企业作为环境的污染者,就必须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次意见要求对污染源进行检测,对企业来说,不能作假的这些情况都作出了规定,目的就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为科学决策、监管和执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我相信决策执法和监管就相对而言科学得多。”
《通知》指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