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青海:40万人向荒山进军

26.10.2017  20:26

生态观察

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里,海东的山山沟沟布满了植树的人群。

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践行“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和省委“四个转变”新理念,海东市举全市之力,动员40万各界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大会战,以实际行动增树添绿.这不仅是海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更是展示绿化河山、打造青海东部生态屏障的壮志。

在海东市平安区南山秋季义务植树现场,向植树点运树的人群排着长队,在蜿蜒的山道上前行;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北岸千人植树现场,三个人一组的种树小组遍布河岸;在化隆县夏琼寺山梁上,市党政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人士、僧人、群众、部队官兵一起挖坑种树的景象与乐都、平安、民和、互助、循化等地的植树造林行动融为一体,在整个青海东部形成了四十万人向荒山进军的“大战”壮观场面。

海东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连接带,又是我省的东部门户。近年来,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海东市围绕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部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提出了“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的建设目标,强化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构建青海东部绿色生态走廊和安全屏障。

今年,海东市开展春季30万人、秋季40万人植树“大会战”,各族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到植树造林的大军中,从南北两山到河道两岸,从机关单位到厂矿企业,从村庄到校园,东西南北形成了“大会战”的大场面。

植树造林成为海东人另一项“农活”。

秋日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山梁上的树木已退去往日的翠绿,一片片金黄遍布山头和谷地。互助县义务植树典型人物李洪占老人早在今年6月就开始培育的树苗,经过几个月的育根已经达到了移种的标准。老人也在国庆节前就进入了早上7点出门种树,日落前收工回家种树模式。

“庄稼人捣腾土地在行,除了种庄稼,种树就是我的第二项‘庄稼活’。”李洪占老人说。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秋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现场,活跃着一支由10名老干部组成的义务植树队。“我们是代表海东全市12000多名退休老同志来这里植树的。”成员吴启章告诉记者,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退休老干部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投身到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市”建设中来。

在植树现场,还活跃着一支由宗教人士组成的植树队伍。僧人洛桑拉吉说:“要真正实现生态循化,绿色循化,需要包括我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每个人去建设、去守护。”

一场声势浩大的义务植树造林活动,随着海东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已成为了一幅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携手共建生态海东的鲜活画面。

“海东市每年参与春季和秋季义务植树造林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绿化荒山恢复植被,建设生态海东,我们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海东市林业局副局长党恒邦介绍,今年海东春季义务植树造林人数达到30万人,共植树432万株,绿化面积达到1300多公顷,创造了海东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秋季义务植树造林人数达到了40万人,占到了全市总人口的22%,是历年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植树造林活动。

年复一年,开展大规模的义务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海东市生态建设中的常态.如今的海东,已完成人工造林7.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海东市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市林地面积保有量达到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6%。

马英兰,平安一中的一位英语教师,2012年开始每天往返于西宁、平安之间。在她的记忆里每年初春至秋,公交车进入平安地界都能透过车窗看到挥铲植树的人群,习以为常的场景终究带给她了一个意外的发现。“路右侧的荒山感觉是一夜间被种满了树,红的山体绿的树看着很清爽。”“以前经过高铁新区外,那里原先是一片荒滩现在修得像一个小公园,中间的人工湖两旁郁郁葱葱的都是树,小木桥横跨两侧惬意得很!”

从“十二五”至今,七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海东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如今已经创下了单项绿化面积规模创全省之最。也正因为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大,湟水河海东段水质达标率提高了近3.3个百分点,高于国家下达的指标。今年1至7月份,海东市各县(区)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67.1%-85.4%之间,平均值达到了73.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3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70%以上。

“这都离不开海东人民持之以恒的义务植树,离不开海东森林面积的增加。”海东市林业局造林科的王海东介绍,海东市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统计的28.3%提高到了现如今的32%,全市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持续好转,森林的资源总量也在快速增加。目前,以南北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绿屏障”建设已经见成效,以河湟谷地经济林和林木育苗为主的“绿河谷”也已经基本形成,以城区和园区绿化为主的“绿城区”效果明显。

在今年的秋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中,海东市主要领导均担任起了总指挥、副总指挥等职务,并组建了技术服务、水利保障、苗木质量等8个后勤保障组,涉及交通、国土、水利、林业等政府所有部门和单位。目标就是在以集中连片、规模造林和补植补栽为主要的秋季造林中,完成义务植树176万多株,新栽植和补植补栽3600多公顷。

在循化县植树现场,街子镇、文都乡等乡镇的干部职工和当地的村民一道挖坑、填土、浇水、覆土为家乡添着绿。街子镇党委书记韩光明告诉记者,这次秋季造林全民参与意义非凡,让“小家”融入“大家”,既增进相互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参与绿色海东建设的热情。

在这几乎全面总动员的植树背后,蕴含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海东’建设,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努力方向,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海东市的未来。”这是海东市在10月13日召开的秋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动员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海东干旱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黄河、湟水河、大通河穿境而过,确保清水出城出省的任务极其繁重。因此,在海东市的建设和规划发展中,生态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生态海东的目标始终被排在首要位置。

在平安区三合镇夏群林场,生态环境通过保护和人工造林,不仅保留住了原有的面貌,而且还在逐步的延伸。正是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投资者王孝忠来这里搞起了生态养殖,一个种植油用牡丹的基地在那里生根开花。王孝忠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里种植油用牡丹,一是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二是每年的人工造林让他坚信这里的生态环境只会越来越好,可以长期发展。

在化隆县群科镇,黄河岸边通过人工种植的11700株杏树和梨树苗,如今已经是花开万里,每到开花的季节都会吸引各地的游客。2016年,化隆接待旅游人数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

通过生态保护和义务植树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商机,还留住了人的心。在海东市乐都区,初秋时节,占地面积近19公顷的碧水园,绿色中掺着点滴黄色的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建筑面积只有56.39万平米的居民区,青山绿水环绕,一幅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居民刘凯告诉记者,从大古城前庄村搬迁到这里生活快两年了,感觉自己生活在公园里。(李兴发)

生态故事

“牛粪疙瘩”成就的合作社

暮秋时节,翻越阴雨浓雾紧锁着的麦秀山,记者来到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的泽荣科技环保燃料加工专业合作社。

走进合作社厂房内,伴随着机械隆隆的声音,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他们的“黑金条”——环保燃料。一堆堆的牛粪粉末通过长长的传送带送入机器中,最终变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环保燃料,负责人桑杰尖措和他的伙伴们露出了微笑,这一条条从机器口中“吐”出来的条状牛粪,是他们七人的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

那是2015年9月,一次很平常的聚会,让奋斗在各行各业的6个年轻人从全省各地聚到了一起。和往日的聚会一样,充满闯劲儿的他们在餐桌上谈论最多的依然是怎么发家致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的聚会却将他们的命运和梦想紧紧系在了一起。

在之后的几次“碰头”中,他们的目光从皮革加工到建材,牛羊养殖到畜产品加工,最终停留在了环保燃料上。去年3月份,舍下各自拼搏了多年的营生,东借西凑,每人拿出20余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泽荣科技环保燃料加工专业合作社就这样成立了。为了省钱,他们自己动手砌墙盖厂房,接电线,开着大车走遍泽曲草原角角落落收牛粪……当他们5人第一次从牧民的帐篷前后载满牛粪原料回到合作社不久,两个电话先后打到了桑杰尖措的手机上,刚开始的5个人因为这两个电话扩展到了7个人,七个好汉就这样聚到了一堂。

“你肯定很清楚,在草原上,捡拾和加工牛粪千百年来都是妇女的活儿,你看我们堂堂七尺男儿,抛家舍业地愣是闯进了妇女世界。刚开始,邻里乡亲说什么的都有”。虽然话语里充满了自嘲的意味,但桑杰尖措的眼神依然坚定。

以草原上的牛粪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数道工序,最终制造出形似“黑金条”的牛粪生物质燃料棒,这7位“创客”的创业路上,从未将守护家乡的蓝天绿水抛之脑后。

在牧区,牛粪除了用来烧火外,几乎没有其他用处。那些无人问津的牛粪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中,慢慢腐蚀草皮,绿油油的草场上便出现一块块像伤疤一样的黑土,永远无法抹去。

“经过加工后的成品牛粪燃料燃时可以延长4倍左右,能持续烧40分钟。更重要的一点是,牛粪是生物质燃料,有人叫它‘绿煤’,不过跟煤比起来,烧牛粪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量是很低的,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牛粪燃料完全能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桑杰尖措介绍说。

在一年多的摸索中,桑杰尖措他们已从纯粹的外行人蜕变为一名“半专业”的内行人。他介绍道,在正常燃烧状态下,这种燃料没有明显的灰尘、灰烟和气味产生,烟尘的排放浓度远低于当前实行的标准,成品燃料几乎可以替代燃煤,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生产,燃烧剩余的灰烬还可以当做肥料。

当初的一拍即合,与“泽荣”这个商标的萌生,在给“生态泽库”的打造一声响亮回应的同时,也在泽曲草原引起了喜剧性的“化学反应”。如今,合作社从刚开始的5名社员和一块空旷的地皮,扩展到了7名社员、15名职工和设施齐全的厂房,随着合作社的成长,牛粪“身价”倍增,牧人们的账上又多出了不少收入。

合作社投产以来,来自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省内地区和成都、上海等内地城市的工厂和商贸公司先后前来考察,并表示预订意向。目前,合作社已经有1000余吨成品环保燃料的库存,可桑杰尖措却依然有些担心到时候会供不应求。

他告诉记者,“十九大报告说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段话让我们充满了底气。我们正在走的不就是这么一条充满‘绿色气息’的路吗?“目前,市场对环保燃料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合作社眼前的生产能力和现有的库存,我们还是担心到时候会措手不及,所以对我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活儿是把产品做精,并尽可能多地增加库存。”

生长在泽曲河畔的桑杰尖措和他的伙伴们,为了同一个梦想,在艰辛的创业征程中,已风雨同舟前行了一年多的坎坷路途,如今,回望走过的路,逝去的时光为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牧人的赞许、政府的扶持,和离梦想越来越近的脚步。(公保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