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鹏:解决由“单位社会终结”带来的系列理论难题

23.12.2014  14:48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田毅鹏多年来深入基层,在田野中进行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用西方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是行不通的。由此,他开始系统展开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和形成的学术研究,并形成了单位制度研究的观点和体系。2011年,他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研究”,对相关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田毅鹏教授,您好!您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研究 ”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研究?

   田毅鹏: 我们的研究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单位制度起源、形成及变迁为背景,将“地方性”这一变量引入单位制度研究,以若干企事业单位及超大型工业社区为研究个案,超越将单位作为“组织的单位”或“统治术的单位”的研究预设,将“单位理论”与“社区理论”结合起来,从“单位社会”的社会现实出发,在探讨单位制起源、形成、变异轨迹的基础上,揭示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其社会构造,并进一步探讨单位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深刻体认单位研究的深层内涵,以丰富发展“单位理论”,拓展单位制研究的界限,解决由“单位社会终结”而带来的一系列理论难题。

  在研究中,我们将从社会学、政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视域出发,围绕着新时期单位制度剧烈变迁的诸问题展开研究。从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宏观把握单位制度起源、形成及其变迁的具体经验和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以揭示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迁过程,更加深刻地理解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您谈谈具体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田毅鹏: 我们的研究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持一种典型的中观研究策略展开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在论证其中层理论时,曾提出“最低的原理与单纯的经验相差无几,最高的、最普遍的原理则又是概念的、抽象的、没有坚实基础的。唯有中级原理才是真正的、坚实的和富有活力的,人们的事务和前程正是依靠着它们,也只有由它们而上,最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普遍的原理,并且不再是那种抽象的,而是与中级原理相关的最普遍的原理。”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本课题研究注意将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其变迁与特定的空间经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采取一种“中观”视域的分析策略。注重对单位制度形成及变迁过程中诸种具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模式展开经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以单位制度形成与变迁为主题的关于中国现代社会构造形成及转换的一般性理论及规律。

  第二,研究中的“一条线索”和“三个领域”。

  从时间上看,我们以长时段的研究视角,将单位制度的起源、形成、变迁置于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总体性危机的背景下,在探寻单位体制起源、形成和发展,分析理解单位体制结构及其影响的同时,注意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位体制变革背景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复杂的“体制转换”过程,发现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复杂的否定和继承关系。

  本课题特别注意对以下三个领域展开研究:单位制宏观制度结构研究;单位组织的内部机制研究;“单位人”行为及其集体行动研究。

  第三,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抽象提炼出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形成及变迁的理论解释框架和改革实践推进路径。

  我们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处在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其转型不仅表现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渡,同时也表现为单位体制逐渐走向终结和新的社会体制产生的过程,这些复杂的、多层次的转型和过渡过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社会成为一个矛盾和冲突极为复杂的社会。在此种社会运行条件下,要想使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地向前发展,必须努力使其顺利地完成社会管理体制的转换,以承载由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动荡。在这一意义上,单位体制变革背景下的新旧社会管理体制转换便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说“发展”、“转型”更多的是强调“”的维度的话,那么,社会管理体制则是强调“”与“”的结合,发现社会转型变迁内在的逻辑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听了您的介绍,此课题将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完成,那么,您的研究团队的情况是怎样的?

  田毅鹏: 为有效完成研究任务,我们将课题分为5个子课题,包括单位制度的起源、形成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位制度的变迁与消解研究,单位制宏观制度结构研究,单位组织的内部机制和“单位人”研究,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具体分工如下:

  子课题之一:单位制度的起源、形成研究,由付诚研究员负责,罗克全教授、陈鹏副教授、张霁雪博士等参加。子课题之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位制度的变迁与消解研究由李路路教授负责,张金荣教授、董运生副教授、李晓玲副教授等参加。子课题之三:单位制宏观制度结构研究由崔月琴教授负责,李文祥教授、王文彬副教授、刘岩副教授等参加。子课题之四:单位组织的内部机制和“单位人”研究,由林兵教授负责,张亲培教授、张占彪副教授、芦恒博士等参加。子课题之五: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由麻宝斌教授负责,于潇教授、张仕平副教授、吴海琳博士等参加。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这个课题以前,您所做的相关研究工作有哪些?

   田毅鹏: 自2000年以来,结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度”的研究,我开始系统展开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和形成的学术研究,业已形成了单位制度研究的观点和体系。出版学术专著《单位社会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发表《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单位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单位社会起源的社会思想寻踪》、《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等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形成及发展的研究论文。所发表的关于单位制度研究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问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又有哪些,在哪些方面有重要突破?

  田毅鹏:   我们努力在研究资料、研究观点、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方面有所突破,具体如下:

  研究资料的突破。以往的单位研究主要依赖美国学者的研究范式,而本课题研究则注意更为全面地把握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情况。课题组组建翻译小组,翻译了英日韩俄等文字的单位制度研究成果,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海内外单位制度研究的最新动态。

  研究观点的突破。课题组提出“典型单位制”概念,认为从静态的角度看,新中国以来中国城市企事业单位普遍采取了单位制,在这一意义上,单位似乎是“举国而通一式”的、同一的。但如果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将单位制的确立和发展置于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加以审视,就会发现在普遍、同一的“单位模式”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不同单位制类型的存在。由此,建立在地域个案研究基础上的对单位制存在形态的深度研究,便成为深化单位制研究的难点和关键。课题组还关注“单位人”专题研究,重点研究(1)研究单位组织的内部机制和行动结构研究,以深入理解中国单位的结构;(2)“单位人”的产生及其特质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野访谈和口述生命史的研究,研究发现单位人与组织关系的变迁轨迹,并研究透视单位人的诸多特点;(3)转型期单位人的集体行动研究。

  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注意加强单位制研究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之间建立起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总体性社会结构的复杂转换,“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新的社会秩序构建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1)社会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动,导致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和转型期社会联结之中断错乱;(2)昔日由单位组织承载的社会公共性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萎缩;(3)依托于单位社会的乌托邦精神和公共精神生活迅速衰落,从而导致社会理想主义的坠落,社会转向趋利的物质主义,堕入冷漠时代。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的转型危机,其实质是“社会”的缺席。如何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实现社会创新,成为克服危机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谈谈您关于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的社会秩序研究情况。

   田毅鹏: 20世纪80年代以降,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形成于50年代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动。一时间,“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的社会风险与社会秩序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所谓单位制度的变革,并非指具体的作为职场的“单位组织”的终结,而是指1949年以来形成的中国

  社会宏观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即由“国家—单位—个人”的控制体系向“国家—社区、社会团体—个人”协同参与模式的转变。作为一种总体性社会结构的复杂转换,“单位制度”变革背景下新的社会秩序构建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1)社会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动,导致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和转型期社会联结之中断错乱;(2)昔日由单位组织承载的社会公共性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萎缩;(3)依托于单位社会的乌托邦精神和公共精神生活迅速衰落,从而导致社会理想主义的坠落,社会转向趋利的物质主义,堕入冷漠时代。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的转型危机,其实质是“社会”的缺席。如何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实现社会创新,成为克服危机的关键。实现社会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摆脱单一经济逻辑的束缚,发现转型期社会运行的实践逻辑。应当承认,当中国社会告别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单位社会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社会协同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成为体制转换的根本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 谢谢您接受本网的采访,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的进展,祝您工作顺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郝欣 曾江  2014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