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铁牛”解心愁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在湟源县大华镇巴汉村的千亩燕麦草种植基地内,一台台先进的大型机械正在如火如荼地作业,它们分工明确,分别进行搂草、打包、运输等环节作业,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美丽图景。
而这片草场和这些机器的负责人就是湟源绿晟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生录。“2019年合作社通过流转当地农户的土地,混播优质饲草2000亩(1亩≈0.067公顷)试验地,种植的饲草都与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订单,我们的燕麦饲草一点都不愁销路。”提起去年的收成,谢生录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增加,燕麦干草的营养价值逐步得到认可,种植燕麦草前景挺好的。”谢生录如是说。
每年秋天,都是湟源县牧草收获的季节。地势平坦,气候常年温和湿润的湟源县,十分适合燕麦草这种优质牧草的生长,这为湟源燕麦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地利”。近年来,大众意识到牧草对于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出台“粮改饲”政策,也为牧草等作物生产提供了政策支持,可以说这也为湟源燕麦草生产提供了“天时”。由此可见,湟源牧草种植产业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和地利。然而,就是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都差点让谢生录放弃了燕麦草种植,“刚开始种燕麦草的收益确实不错,可是后来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我就有点想放弃了。”谢生录坦言。但是要放弃熟悉且热爱的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容易。在锲而不舍地探索之后,谢生录得出结论:要想发展牧草产业,必须实现其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在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奖代补等政策促动下,合作社把自身发展与促进土地流转相结合,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服务,打造销售“一条龙”的燕麦草生产基地。“新型农民要跟上科学发展,跟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才能把产业做强做优。”谢生录介绍,现在合作社基本用的都是最新技术,统一播种统一收获,全程机械化操作。“用机械还省时省力,2000亩地大田作业,2分钟就能收1亩地。”
俗语说:种麦不收麦,种油不收籽,种玉米不收棒子,说的就是种青贮。青贮卖的不只是果实,作物的茎秆、叶子都能卖钱,经济效益自然提高。“燕麦草种植效益比种植油菜、小麦等作物好,所以种植面积在这几年间迅速扩大。”谢生录说。
“2018年,为保障牧草生产机械化顺利发展,全县补贴免耕播种机16台,青饲料收获机1台,打捆机4台,割草机2台,保障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发展。建立200亩以上的连片饲草基地48个,补助购置各类机械4500台(套),牧草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7.9%,其中青贮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湟源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靳青湖介绍道,“近年来,我们在稳定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前提下,围绕薄弱环节补短板。比如,去年我们引进了牧草翻晒机。”据了解,牧草在割倒晾晒后需要翻起合拢,以便于捆草机械作业,以往这个环节多以人工作业为主,耗时耗力,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牧草翻晒机的引进,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工翻晒的困难,作业效率大增,被当地牧草种植户称之为“翻草神器”。
有了政策的支持,发展牧草产业就等于具备了“人和”的条件,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全有了,谢生录的牧草产业想发展不好都难。如今,合作社农机还进行了跨区作业。
绿晟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也是湟源县推进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缩影。据统计,2018年,湟源县种植牧草面积总计18万亩,2019年种植面积为11.58万亩,其中燕麦种植面积为7.35万亩,青贮玉米1.23万亩。在秋季牧草收获过程中,湟源县农机部门早安排、早动手,一方面调集本区域及周边县区牧草收割机械抢抓农时开展收割作业,另一方面组织农机监理人员现场开展操作技术指导、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作业机具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