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古老的“流动风景线”
视 点
这个春天,邓福林干劲十足——
春节期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专门为老百姓举办了一场全省传统音乐展演活动。玉树民歌、康巴拉伊、藏族扎木聂弹唱、蒙古族民歌等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项目首次在老百姓面前集体“亮相”,让人不禁眼睛一亮。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工作者邓福林心中十分欣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开始在大家面前变得清晰起来,并且逐渐“飞入寻常家。”
古老的“流动风景线”面临挑战
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被称为“流动的风景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花儿、藏戏、藏族拉伊、锅庄舞、平弦、回族宴席曲……这些民间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凝聚着千百年来青海高原先民们的文化和精气神,牵引着青海大地的历史文化不被时光冲散,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
现在它们有个学名,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省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青海人民在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技术、精神情趣等方面精心追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广大农牧区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许多珍贵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濒临消亡和流失,传承保护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今年60多岁的黄南藏族自治州藏戏传承人多杰太从小就爱唱藏戏,因为他的父辈们都爱唱,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记者说,年轻时,黄南地区的藏戏团就有20多家。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年轻人都迷上了流行音乐,学习藏戏的人越来越少,民间藏戏剧团纷纷解散,剧目停演,2009年前后仍然坚持演出的藏戏团只有6家,不少技艺都退守到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青海下弦产生于清朝末期,对研究河湟地区的汉族曲艺发展、音乐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民间艺人们都以能唱下弦为荣。年近80高龄的刘延彪是“青海下弦”的传承人,近6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传承第一线。在他的记忆里,前40多年都可以用艰难和孤独来形容,“唱下弦没有什么经济收益,现在想学的人越来越少,收徒都没什么讲究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我一直能坚持下来,靠的完全是对这门技艺的满腔热忱和不让它从我手里消亡的信念。”
让古老的“流动风景线”走出深闺
邓福林是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极为紧迫。而我省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个个都是青海文化名片,传承和保护好这些“宝贝”显得尤为重要。
据记者了解,我省的“非遗”工作自2005年正式启动,通过全国“非遗”普查和“寻根行动”,已基本建立起一个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全省“非遗”名录体系。同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特点,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比如,对玉树民歌、海西蒙古族民歌、玉树卓舞等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整的档案;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整体保护;以文化与旅游融合为载体,鼓励和引导有代表性、有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展演;组织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山东非遗节”等全国展演活动;以“青海文化活化石”的身份赴英国、意大利、荷兰、韩国、马耳他、贝宁等国进行展演……
如今,青海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这道古老的“流动风景线”正在走出“深闺”,在保护中孕育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薪火相传中留住古老的“流动风景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较之保护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所做的努力,在传承上所下的功夫似乎总让人有点“后继乏力”之感。时常可以听到“很多项目不仅找不着徒弟,就连传承人的家人都不愿意学了”之类的遗憾,不少项目存在“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问题。
青海民间小戏是老百姓在闲暇时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戏曲形式,易学易唱,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师傅教。在过去的河湟地区随处都可以看到听到。可如今,只有春节在社火中才能看到听到。
“很多老艺人都已过世,年轻一代的艺人又因为听众少和经济效益不佳而不愿意再去唱。”省文化馆工作人员鲁占奎不胜堪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省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地方,是我们的魂和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情操,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藏戏传承人多杰太感同身受。
从2006年以来,我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近亿元,用于支持六州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改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条件,开展带徒传艺,给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万元的传习经费补助。2012年,我省财政设立400万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给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5000元的传习补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传承。
从2009年开始,黄南州着手开展藏戏团的恢复工作。目前,民间藏戏团恢复到16家,能够上演的剧目有32台,从事民间藏戏艺人超过500余名,先后派遣藏戏主创人员赴内地专业艺术院校进修学习。
省文化馆先后在西宁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了以“青海下弦”国家级项目传承人刘延彪为主的传承、保护示范点三个,与刘延彪签订了带徒传艺的管理协议,为演出团队购置了演奏乐器,录制、出版发行了由刘延彪演唱的下弦传统经典曲目音像制品,还为他提供了定期免费体检、解决生活物资等条件;
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窑洞庄村传承人安宝龙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回族宴席曲”,精心收集到流传在当地的宴席曲共80余种,动员老一辈曲把式组建表演队,培养青年人,截至目前,已培养了5名新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只有9岁;
……
因为文化和文明的江河不断,生命才能生生不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一条没有终点的保护之路,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下,古老的“流动风景线”才能够真正传承下去,发展下去……(李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