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古老的“流动风景线”

09.03.2016  03:33

  青海新闻网讯

  视点

  这个春天,邓福林干劲十足——

  春节期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专门为老百姓举办了一场全省传统音乐展演活动。玉树民歌、康巴拉伊、藏族扎木聂弹唱、蒙古族民歌等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项目首次在老百姓面前集体“亮相”,让人不禁眼睛一亮。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工作者邓福林心中十分欣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开始在大家面前变得清晰起来,并且逐渐“飞入寻常家。”

  古老的“流动风景线”面临挑战

  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被称为“流动的风景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花儿、藏戏、藏族拉伊、锅庄舞、平弦、回族宴席曲……这些民间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凝聚着千百年来青海高原先民们的文化和精气神,牵引着青海大地的历史文化不被时光冲散,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

  现在它们有个学名,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省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青海人民在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技术、精神情趣等方面精心追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广大农牧区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许多珍贵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濒临消亡和流失,传承保护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今年60多岁的黄南藏族自治州藏戏传承人多杰太从小就爱唱藏戏,因为他的父辈们都爱唱,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记者说,年轻时,黄南地区的藏戏团就有20多家。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年轻人都迷上了流行音乐,学习藏戏的人越来越少,民间藏戏剧团纷纷解散,剧目停演,2009年前后仍然坚持演出的藏戏团只有6家,不少技艺都退守到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青海下弦产生于清朝末期,对研究河湟地区的汉族曲艺发展、音乐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民间艺人们都以能唱下弦为荣。年近80高龄的刘延彪是“青海下弦”的传承人,近6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传承第一线。在他的记忆里,前40多年都可以用艰难和孤独来形容,“唱下弦没有什么经济收益,现在想学的人越来越少,收徒都没什么讲究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我一直能坚持下来,靠的完全是对这门技艺的满腔热忱和不让它从我手里消亡的信念。”

  让古老的“流动风景线”走出深闺

  邓福林是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极为紧迫。而我省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个个都是青海文化名片,传承和保护好这些“宝贝”显得尤为重要。

  据记者了解,我省的“非遗”工作自2005年正式启动,通过全国“非遗”普查和“寻根行动”,已基本建立起一个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全省“非遗”名录体系。同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特点,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比如,对玉树民歌、海西蒙古族民歌、玉树卓舞等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整的档案;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整体保护;以文化与旅游融合为载体,鼓励和引导有代表性、有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展演;组织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山东非遗节”等全国展演活动;以“青海文化活化石”的身份赴英国、意大利、荷兰、韩国、马耳他、贝宁等国进行展演……

  如今,青海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这道古老的“流动风景线”正在走出“深闺”,在保护中孕育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薪火相传中留住古老的“流动风景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较之保护传统表演艺术非遗项目所做的努力,在传承上所下的功夫似乎总让人有点“后继乏力”之感。时常可以听到“很多项目不仅找不着徒弟,就连传承人的家人都不愿意学了”之类的遗憾,不少项目存在“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问题。

  青海民间小戏是老百姓在闲暇时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戏曲形式,易学易唱,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师傅教。在过去的河湟地区随处都可以看到听到。可如今,只有春节在社火中才能看到听到。

  “很多老艺人都已过世,年轻一代的艺人又因为听众少和经济效益不佳而不愿意再去唱。”省文化馆工作人员鲁占奎不胜堪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省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地方,是我们的魂和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情操,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藏戏传承人多杰太感同身受。

  从2006年以来,我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近亿元,用于支持六州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改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条件,开展带徒传艺,给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万元的传习经费补助。2012年,我省财政设立400万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给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5000元的传习补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传承。

  从2009年开始,黄南州着手开展藏戏团的恢复工作。目前,民间藏戏团恢复到16家,能够上演的剧目有32台,从事民间藏戏艺人超过500余名,先后派遣藏戏主创人员赴内地专业艺术院校进修学习。

  省文化馆先后在西宁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了以“青海下弦”国家级项目传承人刘延彪为主的传承、保护示范点三个,与刘延彪签订了带徒传艺的管理协议,为演出团队购置了演奏乐器,录制、出版发行了由刘延彪演唱的下弦传统经典曲目音像制品,还为他提供了定期免费体检、解决生活物资等条件;

  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窑洞庄村传承人安宝龙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回族宴席曲”,精心收集到流传在当地的宴席曲共80余种,动员老一辈曲把式组建表演队,培养青年人,截至目前,已培养了5名新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只有9岁;

  ……

  因为文化和文明的江河不断,生命才能生生不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一条没有终点的保护之路,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下,古老的“流动风景线”才能够真正传承下去,发展下去……

  巡礼

  传统音乐舞蹈舞出“非遗”魅力

  藏族拉伊

  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支奇葩,与藏民族的成长历程同步,在三大藏族聚居区之一的“下部多康”安多藏族聚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藏族群众喜爱。它多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域和黄河流域,以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中心向四方辐射。

  藏族拉伊种类丰富,数量浩繁,曲调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拉伊的内容都是藏族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情歌,通常不能在公开场合如家或村庄中咏唱,而只能在山野间引吭高歌。它没有固定的歌词,是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巧妙地运用比喻等方法,形象而生动地向对方表达演唱者的思想感情。

  玉树藏族民歌

  被誉为“民歌之乡”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藏族民歌的富矿区。玉树民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可追溯至人类语言的产生。传统意义上的玉树民歌由“勒”“拉伊”“闯勒”“吉莫”等组成。“勒”的内涵比较丰富,除忌男女爱情外,广涉天上人间、万事万物,无所不包;“拉伊”就是情歌,以男女爱情为主要内容,因涉及爱情,所以不能在亲人在场的和有血缘关系的异性面前唱。“闯勒”中也有涉及男女相互爱慕、思念、忧怨的一些内容,但主要内容反映游侠自由放浪,四处漂泊的经历;“古莫”是一种卦情歌,以传递爱慕信息进行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青年用来占卜的爱情歌。还有“琼勒”为敬酒歌,“哟啦”为收割打场歌,“均勒”为打墙歌,不同种类的玉树民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音域开阔、意境深远,或自吟自唱,或对唱互歌,一般为三段式。

  玉树民歌是玉树藏民族情感的结晶,心声的流露,是群众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了解藏族群众生活的镜子,是研究藏民族不同社会形态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流传于我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在历史上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浑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多元文化影响,古代文化遗存和现代文化形态并存。最早是当地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对于研究藏族古代文化、宗教舞蹈和舞蹈史,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螭鼓舞经世代流传演变,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其中循化道帏乡宁巴村螭鼓舞的表演程式保存的较为完整,动作和队形丰富多变,具有代表性。舞时,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边舞,一般无需其它乐器伴奏。每段以领舞者的鼓点为段首起始信号,众人随之起舞,段落之间稍有间隔,舞至中段时,可由四至六人居中央演唱民歌等,舞者趁机小憩。各地各村螭鼓舞的段落、段落名称及动作不甚一致,展现出粗犷刚健、热烈奔放的青藏高原舞蹈文化特征,以及古老纯朴的原始宗教文化遗风。螭鼓舞舞姿棱角鲜明,鼓点雄浑,富有男性阳刚之美,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一脉相承。

  青海平弦、越弦

  青海平弦也称“赋子”,是青海地方曲艺的一种。主要流传于以省会西宁为中心的湟中、湟源、大通等湟水流域农业区,它的曲调繁多、优美婉转,唱词严谨典雅、风格独特,遗产极为丰富。素有十八杂、二十四调之称,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喜爱。平弦是一种联曲体的坐唱艺术,演唱形式十分古朴。由一人演唱,数人伴奏,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令人陶醉。

  越弦也称“座场眉户”,在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所以主要曲调名称、主旋律、唱词的句式规律、韵律等等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青海越弦是乐曲式联曲体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一般是一人多角,也有二三人联唱等。座场演唱,群众围观,使观众与演唱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十分融洽,是越弦演出的一大特点,深为我省农业区广大群众所喜爱。

  回族宴席曲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后来经历明清的“移民实边”渐成回族聚居区,回族宴席曲就诞生在这样的土壤里。宴席曲主要在婚礼宴席上演唱,并有动作相伴,由宋代宫庭的《宴乐》这一名称转化而来,也叫“宴席舞”“菜曲”。宴席曲的表演形式活泼灵便,既歌又舞,有说有唱,很受群众欢迎。经初步调查,门源地区流行的宴席曲的曲令有一百余种,一般一词一曲,曲调优雅婉转,曲曲感人;其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固定的唱词,也有现场的即兴发挥。

  宴席曲内容丰富多彩、曲调形式多样、舞姿优美,所以从音乐,舞蹈、文学、民俗诸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已列入重要的艺术表演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讲,宴席曲是一部门源回族文化、民俗的小百科全书。

  漫笔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一个民族的“DNA”。青海是青藏高原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前进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辉煌的往昔,一旦失传将可能无法挽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抢救和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进入工业社会的今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也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民间艺术的失落变得更加清晰起来,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因为缺乏人的创造与坚守而成为“僵死”的遗产。

  “非遗”的保护是一种活态保护。传承是保护的基础,传承的过程也是最好的保护过程,只有解决了传承,保护才更有意义。

  要留住活态遗产,得留住人。必须对掌握了某种精湛技艺的民间艺人,从经济和精神上给予实实在在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安心从事技艺的传授和学习。对年轻的传承人,要鼓励他们学习技艺,同时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使他们从中得到经济和社会收益。有了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加上实际可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传承者就会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才能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会更好地发挥传承作用,实现文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