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普遍学习不好 学校:亟需专业心理咨询

16.12.2015  11:40

  编者按:每到岁末年关,打工者盼的就是拿到工钱、买到回家的车票。而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孩子们,也已经开始倒数与爸爸妈妈团聚的日子。据统计,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万。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能否健康成长,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事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孩子们成长中有怎样的悲喜?家庭、政府、社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是否到位?留守儿童问题该如何破解?人民网记者赴河南、安徽、贵州、四川、云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以及广东、北京等劳动力输入地采访,推出“十问留守儿童”系列报道,与网友一起探讨。

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中心小学的一片空地上,正值下课,在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看到记者,对着镜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运动场,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和体育课就在这片空地上进行。人民网 苗子健 摄

  “为了孩子上学”,是很多父母选择外出务工的原因;“我在学校挺好的”,则是令很多远在他乡工作的父母倍感欣慰的一句话。

  可以说,除外出父母、监护人之外,在适龄阶段,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家庭教育职能弱化的情况下,学校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具有塑造人格、培养习惯的重要意义。

  目前,农村学校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方面正在开展哪些工作?遇到哪些困难?父母离家是否影响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老师们如何看待照顾留守儿童的工作职责?

   学校:亟需专业心理咨询寄宿条件待改善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学校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做法有:建立档案、开通亲情电话、组建活动中心、开展心理辅导、老师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实行寄宿制等方面。

  在安徽太湖县晋熙镇天台联合小学,记者看到,校长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放有厚厚的一叠登记簿,上面详细记录从2010年至今,该校留守儿童的务工父母去向、联系电话和委托监护人称谓、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等信息。

  但在云南宣威杨柳乡围仗村完全小学,对留守儿童信息收集还远远不够,目前只登记姓名和所在班级。校长尹亚锦告诉记者,班主任掌握有留守儿童家长电话等信息,学校计划明年开始统一建档留存。

  天台联合小学地处大别山南麓,在这里,每个班级都配有“班班通”设备,包括一台可联网的触摸式屏幕。除了用于日常教学外,前校长章共杰介绍,这台设备也可供留守儿童与远在外地的父母展开视频对话。

  同在太湖县的江塘乡中心小学有303名学生,留守儿童占七成以上。学校开办有留守儿童之家,每周五下午会组织音体美活动。校长宋训求告诉记者,其中一个重要作用,是给学生布置手工作业,让他们周末安心待在家里,降低外出的安全风险。

  大石乡初级中学同样配有留守儿童之家,甚至占据学校教学楼的整整一层。音乐教室铺着地毯,最里面放置一架钢琴;在手工教室,种类繁多的制作素材放在置物架上。

  “这些器材和用品都是通过县里的少年宫项目下发的,”该校叶校长对记者表示,“现在担心的是,随着项目的终结,这些材料使用完以后,后续还能不能跟上。”

  2008年2月,天台联合小学一名12岁的留守儿童选择在开学当天自缢,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谈起7年前发生的这起事件,章共杰认为是一起“意外”。但他也承认,这与学校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有关。2008年之后,学校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会把情绪异常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并将留守儿童视作重点对象。

  但这种心理疏导,更多只是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所做的简单安慰。章共杰认为,学校亟需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聘请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授课。

  在江塘乡中心小学,所有任课老师都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实行专人负责。每天上课前,班主任会对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晨检”,也因此发现过有自闭倾向的孩子。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还停留在讲大道理阶段。”在太湖县妇联主席陈琳看来,虽然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邀请医生或法官、律师讲课,但专业程度还是无法与心理咨询师相提并论。

  近年来,寄宿制被认为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留守儿童除周末外基本都在学校,由学校照顾和管理其日常生活,增加了学习时间,减少了在校外发生危险的几率。但记者也在这些农村寄宿制学校看到,住宿设施陈旧、落后是普遍现象。

  在围仗村完全小学,每间由教室改造的宿舍同时住有30多名学生。由于女生人数较多,需要两人合睡一张床板。即使在白天,透过铁窗看过去,室内也是一片昏暗。

  在经济条件好些的太湖县,学生们的住宿条件也相差无几。在大石乡初级中学,女生宿舍的窗户没有窗帘,为了遮光只能把报纸糊在窗户上;室内只有一个抽屉已经坏掉的柜子,学生们都把脸盆、饭盆等个人用品放在地上。

  “现在无力改善住宿条件。”被问及原因,校长们无一例外地指向“经费紧张”。他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进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而一旦手头上的钱多了,他们承诺将首先让孩子们住得好一点。

   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受父母外出影响大

  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否差于非留守儿童,不同学者的调查结论不一。从记者接触到的情况看,校长和老师普遍反映,这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记者从走访的多所乡村学校了解到,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同住。这些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偏低,文盲率高,难以辅导孩子功课。

  在云南宣威市杨柳乡,当地留守儿童告诉记者,他们在小学四年级左右就学会了做饭,放学回家之后要帮家里长辈做家务、干农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的研究有更多样本支撑。他发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学习成绩有较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学习成绩呈现下降趋势。

  当然,留守儿童中间也不乏求知上进的优秀学生。在安徽、云南、四川等地,记者见到了不少怀揣大学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留守儿童。他们渴望到北京念大学,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应建立跟踪机制,关注留守儿童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升学、务工还是自愿选择不再读书,从而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大数据支持。”云南省师范大学副教授成巧云建议。成巧云在2014年与民进云南省委教育委员会共同展开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与学习成绩相比,父母外出对于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与祖父母的溺爱、纵容大有关系。宋训求校长告诉记者,曾有孩子把同学的物品放进书包里带回家,老师发现后与他的奶奶联系,这位老人却护着孙子说,“这就是孩子的”。

  与跟父母共同生活的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性格更为内向,不善言谈。成巧云的调查报告指出,10%留守儿童从来不与老师主动说话。

  利用学校的亲情电话,大多数留守儿童能保证每周与父母通话一次。但家长更多是在电话中询问“听不听话”“学习进步没有”,很少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在一些学校的档案里,还留存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内容。研究认为,这有可能使得学生的隐私受到侵犯,限制了表达情绪的自由。

  为了疏解留守儿童思念之情,一些学校还鼓励学生写周记。江塘乡中心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平时不言不语的学生,会在周记里滔滔不绝地抒发对父母的想念。在极端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在日记中写下对外出父母的恨,语言尖锐刺痛着老师们的心。

  “父母长期离家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一位接受采访的农村教师说,“如果可以的话,真的希望他们不要外出,或者至少有一人陪着孩子成长。尤其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习惯和性情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和老师都取代不了。”

   农村教师承受压力大既要教书又要当“保姆”

吴玉华是天台联合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她负责一年级和学前班孩子的几乎所有课程。每天,她都要从县城家中乘约2小时的车来到这里教书。人民网 苗子健摄

  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在很多老师看来是很头痛的事。围仗村完全小学教师邹义旺对记者说,很多农村老人都觉得,孩子能吃饱饭就够了,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这使得他们常常把老师们的嘱托当做“耳旁风”。

  老师们的嘱托包罗万象,如要求必须看着孩子把作业“做满了”;叮嘱不要看肥皂剧,多看新闻节目;不要让孩子晚于9点睡觉。但最主要的是反复告知监护人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

  “这几年村里发生过两三起意外事故,都与监管人的疏忽有直接关系。”邹义旺告诉记者,有个孩子在暑假时由奶奶带去种地,中途溺水身亡;还有孩子在家吃饭后发生食物中毒。

  跟留守儿童家长打电话也常遇到难题。张新锋说,有一次他发现班上一名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给孩子父亲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接到后却说“不碍事”。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

  在寄宿制学校里,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而是由任课老师轮流值班,与寄宿生一起住校。在大石头初级中学,每晚都有老师巡查,每位老师每月需要值班4次,津贴为每月20元;而在围仗村完全小学,值班老师需要没有任何津贴。

  邹义旺向记者介绍值班时承担的主要工作:在操场看护进行课余活动的孩子的安全,自习课前辅导功课,自习时看守学校大门,下自习后安排学生洗澡、睡觉,半夜起床巡视一次,早上6点打开学校大门。

  “很多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已经在扮演保姆的角色。”在成巧云看来,这不仅承担了很多本该由留守儿童家人应该承担的事务,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她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学生辍学最大的原因并非贫穷,而是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应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这项本职工作。

  这些农村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相比之下,职业地位却每况愈下。

  《农民日报》近期刊登的一篇评论指出,在西部某偏远地区乡村,留守儿童对乡村教师有一种“瞧不起”、“不屑”,甚至“鄙夷”的态度。这种扭曲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所看到的乡村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尴尬现实。

  “农村教师评职称很困难,分配的名额很少。”有农村教师向记者反映,有的老师到60岁也评不上“小高”,而且评职称不是看教学能力,评选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邹义旺对记者说,家长们习惯于让学校和老师背负全部安全责任,又不认真对待老师们的要求,这让他感觉身为农村老师“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张新锋也认为,教师已经做了太多本该由父母做的事情。他认为,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仅靠学校和老师不够的,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一同努力。特别是家庭教育要真正做到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编后:对于既有的“家庭-学校”二元架构而言,留守儿童问题似乎成为了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总有一些困惑,靠旧有的社会机体功能无法解决。那么,正在茁壮新生中的各类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对这个问题又能提出什么样的解答方案?他们有能力解答吗?请关注下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