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被关心关爱

01.12.2014  22:11
核心提示:   “爸爸,妈妈,你们去外地打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助理爸爸经常来我们出租的小屋给我辅导功课,这次考试成绩又进步了,还给我奖励了文具盒,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

   “爸爸,妈妈,你们去外地打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助理爸爸经常来我们出租的小屋给我辅导功课,这次考试成绩又进步了,还给我奖励了文具盒,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在民和县红卫小学许雪青老师的办公室里,她正忙着整理一群留守学生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写给助理爸爸妈妈心愿卡,每封信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孩子们对留守生活的感受、对父母亲情的渴望、祝愿以及对“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的感恩。

  记者了解到,民和县红卫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留守学生有613人,占全校学生47%的比例。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红卫小校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圆童年梦”主题活动以来,开展了"1+2+3+N"模式,即每年给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访问两次,阶段性了解学生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每学期与自己帮扶的学生开展三次亲情活动,从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等同于父母的爱,开展N次谈心或学习辅导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很多留守儿童在自己家里或者代理爸爸妈妈家里过上了生日,代理爸爸妈妈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天,既了解到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让孩子们得到了一种“被关注和被关心”的感觉。

  “活动开展至今,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们活泼、自信、进步了,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学校营造一种像家庭一样的学校,像父母一样的老师,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同学这种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弥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民和县红卫小学副校长张生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