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聚焦 给自行车留些空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行车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骑行已经不单是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成为了一种休闲运动。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膨胀,不少城市里,汽车驶上了自行车道。新修的道路和桥梁不留自行车道,城市马路改造过程中又挤占甚至“消灭”了原有的自行车道,让自行车出行不再便利。以至于“骑行侠”只能放弃自行车,不得不选择步行或者乘公交车。
自行车道越来越窄,是让人纠结的。这里面有规划的因素,有各方面的制约,但最重要的还是没有重视自行车的意识。一座城市对待自行车的态度,完全可以折射出它的温情。
交通作为一门学科,其涵盖的范畴当然不只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同样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课题,至于“路权平等”,更应成为交通规划策略的基本出发点,而“保障安全”更是交通规划科学的首要前提。从这一视角审视,交通规划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路权的厚此薄彼,甚至以让度和取缔一方的权利来成就另一方的做法,显然是对于“路权平等”理念的公然违背。
进一步看,在所有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是最节能、最环保、最经济、最健康的,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在倡导骑行,并设置了专门的自行车道,自行车与机动车拥有同等的道路通行权利。在荷兰,城市交通系统甚至还给骑自行车者优于开车者的道路使用权和绿灯先行权,一些交通信号允许骑车者先于汽车行驶。就是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十分高的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广自行车,大力建设自行车道。
所以,城市规划中,应该尽量给自行车打开一扇方便之门。不管执行起来有多大难度,都应该知难而进做好自行车交通系统改造工程,凡改建、新建和改造工程都为自行车道留出空间,并要形成较完整、独立的自行车通道网络。同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保证自行车的路权。
总之,“有路可行”是提高自行车通行条件的前提。应认识到,自行车和自行车道的存在,与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并不矛盾。任何一个城市也没有限制自行车的通行权利,同时,政府要充分尊重公民权利,对于这种大众出行权全力支持,真正还生存空间于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