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收获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我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述评(下篇)

18.11.2015  13:23

  你我他,每个人都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受益者、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牵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牛鼻子”,精心打造、创新丰富载体,美丽家园梦、幸福生活梦、文明社会梦,干部群众逐梦的热情越来越高,逐梦中,也收获了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

  看!形式多样、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活动,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创造和谐安定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优美了、社会公共秩序更加优良了、享受到的服务更加优质了……

   美丽家园梦: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省把生态保护作为立省之要,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高奏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环境也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民生”成了响当当的主题词。况且,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来看,生态文明也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因为这个“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这个“民生”也同样重千钧。

  昂首阔步,扬帆远航。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早已成为社会共识,显示出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也随之带来看得见的大变化——

  湟水岸边的海东市平安区把乡村保洁工程纳入预算,率先推行“户清扫、村收集、乡集中、县清运”的城乡环保一体化管理模式。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玛可河林区的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道路硬化了,房屋整修了……生活更便利、环境更宜人。

  创建文明城市让西宁更美好,走在西宁的大街小巷,吸烟的人不常见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看不见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越来越多,自觉排队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文明”成为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虫草之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垃圾车不停歇,环卫工人忙不停……昔日的“垃圾城”变成了今日的“清洁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黄河源头的“千湖之县”玛多县再现千湖美景,“黑颈鹤故乡”鸟类回归、草场单位草产量回升、高寒原始森林得到严格有效保护。燃煤锅炉“清零”、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刷爆微信朋友圈的“青海蓝”让青海儿女由衷地骄傲和自豪……

  如今,三江源头水草丰美,高原湖泊烟波浩渺,湟水两岸山清水秀;如今,蓝天白云辉映相伴,城镇乡村绿色环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青海大地绽放出最美的生态文明色彩,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生活幸福梦: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创建还是为民,创建更要利民。

  海南藏族自治州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举办“赛尔旦民族文化艺术节”、“德吉拉多文化艺术节”、锅庄舞比赛、花儿和民间曲艺演唱等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善行海东”系列活动,推广建立“善行义举榜”、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学雷锋见行动”和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选树表彰道德模范,宣讲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了“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良好风尚。

  海北藏族自治州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编排的以尕布龙同志为原型的话剧《草原之子》,在省内外得到广泛好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回顾历史,颂扬伟业,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各族群众热爱家乡、实干创业、团结发展的精神动力。

  “弘扬志愿精神,创建文明果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如火如荼地开展,让更多的机关干部、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动行列,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发展。

  去年,全省404个行政村喜迎文化进村入户,电视音响、演出乐器、演出服装及文娱器材“走”入寻常村舍里。摸高器、太空漫步机、转腰器、坐蹬器等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在了全省600个行政村中。241个“职工书屋”,43个“青海高原职工流动书屋”正式建成……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让精神文明建设10件实事,件件落地有声。

  ……

  惠民生、见实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仅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其中,更因此赢得了人心、民心。

  服务群众,创建惠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为目标,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推行行业优质规范服务,深入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深化奉献社会各项活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省各窗口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企业和经济组织在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也时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从最美乡村到最美城镇,在全面推进最美乡村建设的同时,实施的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最美城镇建设行动,成为了推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创建活动成为了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动实践,更让农牧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农牧区的文明程度“步步高”……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幸福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了更加安全有序、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也让人们脸上绽放出最舒心的笑容。

   文明社会梦:人心暖、人心齐、泰山移

  树起精神的丰碑,共建美好崇高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曾经,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如果说价值认知是道德责任感的指针,那么行动则是衡量其高度的标尺。

  修德律己、积德行善、正德成风。近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作为重点,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抓起,不断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使文明创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服务、文明餐桌等活动,温暖你、照耀我,文明健身、文明阅读、文明上网等倡议,共同营造互相关爱、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遇到困难有人毫不迟疑地伸出援手,遭遇挫折有人诚心诚意地加油打气。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福利院的孩子送去文具,为偏远山区的学生寄去衣物……或许你我并不相识,但却用真心以真情共同谱出了一幅互帮互助、好人好报的美好生活画卷。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了主导580万青海儿女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也让人们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

  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其为风尚。人心暖、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以一个礼义之邦的泱泱气度,让文明之花在青海大地朵朵绽放、洋溢芬芳。(李彩芸 )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