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的攻坚战——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
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
注定,消除贫困是一场持久战。
尤其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占全省面积98%的青海来说,扶贫,始终是重大民生工程,始终是全省上下合力攻坚的重点。
“十二五”以来,面对全省贫困面广人多、脱贫难度大、收入差距大、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等新问题新形势,我省创新思路,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使得全省扶贫工作形成了“帮扶一方,造福一方”的喜人局面,农牧民脱贫之路正越来越宽。
高位推动合力攻坚为民生
10月的黄河谷地秋意浓浓,阳光温暖而柔和。经过省水利厅三年多的扶贫,贵德县河东乡阿什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户72岁的藏族阿妈青毛正在自家的水龙头前清洗着蔬菜和水果。阿妈用生硬的汉话告诉来访者:现在我们这通了自来水,我的姑娘不用出去驮水了,我还住上了新房子。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显著改观。
毋庸讳言,青海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青海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的难度大,返贫率高。面对异常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
省领导多次深入片区调研,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省直部门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纷纷向片区聚集。同时,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省直单位行业扶贫目标责任制、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专项扶贫督办机制等扶贫保障机制环环相扣、有序运行。
经过几年的实践,作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扶贫成绩斐然。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省市直机关,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定点帮扶,不断贴近贫困地区发展实际,瞄准贫困对象,全方位制定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扶举措,定点扶贫工作有效推进。辽青东西扶贫协作不断拓展。辽宁省共计帮扶我省资金18044.6万元,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持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试点、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培训转移等帮扶项目。
“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扎实开展。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2013年全省共有722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援青省市、驻军单位与除玉树州外的7个市(州)35个县(市、工委)127个乡(镇)的300个村开展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共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4.6亿元,使5.42万户、22.29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不断深入,全省共有45890名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捐款捐物、帮助落实项目、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支学支医等帮扶措施,结对帮扶34165户贫困户,使13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扶贫开发“村企共建”活动成效明显,全省324家企业与407个贫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各参与企业通过产业带村、项目扶村、招工帮村、教育兴村、党建促村等不同形式,因地制宜对联点村给予了有力帮扶。
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在40名省级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共有45319名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捐款捐物、实施项目、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支学支医等帮扶措施,结对帮扶33968户贫困户,使13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万名干部“五进”活动深入开展。安排全省入乡驻村干部(由省州县乡四级选派)共5189名,其中1385名干部进驻217个藏区乡镇,3804名干部进驻634个重点帮扶村(比原计划增加133个)。省财政给重点帮扶村每村安排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全省共计安排资金31700万元,帮助解决农牧民群众贫困救助、扶贫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易地扶贫成效显著。2011至2014年,全省共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155150万元,在8个市(州)、36个县(市)、468个贫困村实施了352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45882户、200636人。完成规划搬迁安置100954人目标任务的198.7%。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多年的易地扶贫中,全省扶贫部门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使易地扶贫从最初的通过政府补助,群众自筹,帮助贫困群众迁出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方式,逐步升华为改善环境、培育产业、保护生态、构建和谐,探索出了极具特色的治穷振兴策略。
改革创新,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我省适应扶贫对象、扶贫阶段、扶贫任务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创造,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首先是扶贫项目与资金管理机制的改革。扶贫资金分配不再“撒胡椒面”,而是向产业向贫困户集中。有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落实财政扶贫资金605741万元,比《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实施7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471268万元增加134473万元。同时,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实现连续三连增长,年均增长幅度在15%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70%以上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
我省在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方式上也有尝试,起草并出台了《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加大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的意见》;安排金融扶贫资金1亿元,在全省6个市(州)的30个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好、贷款信用等级高、贫困群众贷款发展产业积极性高的贫困村,每个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作为风险抵押金,按照5—10倍的放大规模,撬动银行贷款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扶贫试点工作,目前已撬动银行贷款4.45亿元。
我省还加大改革力度,稳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模式,先后在全省8个市(州)27个县的374个规划贫困村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截至2013年底,我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总规模达到8104.99万元。组建互助小组1535个。累计发放借款12153.1万元,累计贫困户借款22491户次。
如乌兰县柯柯镇中村位于我省藏区的连片特困地区,是纳入 国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中的贫困村,该村实施互助金试点项目以来,共有51户从互助社借款15.3万元,扩大枸杞种植面积150亩,其中有26户贫困户通过互助社借款10.8万元发展枸杞种植面积110亩,村两委班子积极帮助社员联系优质种苗,调整田地,开展技术培训。由于栽植了枸杞大苗,成活率高达80%以上,当年就有少量的挂果,取得了收益,充分调动了社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因地制宜,做强产业刨穷根
“十二五”期间,我省结合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成果,把最贫困的村和最贫困的人口,列为扶贫对象,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定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扶贫项目要实现到村到户,关键在于“精准”,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但最重要的则是要实现“帮扶一方,造福一方”的最终目标,而产业扶贫,正在成为我省扶贫攻坚中最有效的“利器”。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我省围绕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根据当地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248个,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特色林果、高原生态畜、蔬菜、饲草种植、中藏药材和奶牛七大特色扶贫产业,在实践中总结出最受贫困户欢迎的产业开发模式,如股份合作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联户经营型、土地流转型等不少模式。这些不同模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每村明确1至2个主导产业,做到县有产业扶贫规划、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通过产业这根“红线”,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
比如,依托河湟谷地光热水土匹配条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省投入扶贫资金4.8亿元,重点扶持民和、乐都两县发展以温室大棚蔬菜为主、露地蔬菜为附的蔬菜种植产业,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2万栋,种植露地蔬菜30多万亩,种植总规模达到40多万亩,人均实现增收在4000元以上。
……
截至2013年,我省用于产业扶贫的资金总规模达到55.2个亿,已初步形成了高原特色农业、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种养加一条龙、农(牧)工贸一体化的新型产业扶贫之路,有1135村22.92万户、95.99万贫困人口直接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并从中受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省委省政府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眼下,全省上下扶贫攻坚战犹酣,正凝心聚力赶走贫困这个青海与全国同步小康进程中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