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七年的“村规民约”——走进拉乙亥麻村⑤
拉乙亥麻村里的干部群众大会。记者洪玉杰摄
青海新闻网讯 文明村风沐牧家,和谐乡村遍开花。当“村规民约”在拉乙亥麻村全体村民的遵守中转化为一种习惯时,它就会为人们“吹来”文明新风,催生出文明和谐的花朵。这样的乡村,文明的步子也会越走越稳越快。
过去的拉乙亥麻村和今日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赌博成风、纠纷不断、偷盗牲畜、酗酒闹事的“问题村”经过几年的蜕变,如今已脱胎换骨,摘去了那些让人冷眼相待的头衔,这其中离不开“村规民约”发挥的作用。
2010年,华格加在百姓强烈的呼声中担起了村支部书记的重担。“我也是拉乙亥麻村的一员,我也想让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好!”带着老百姓的期望和自己的一腔热血,华格加首先想到的是制定“村规民约”。
“先定规矩,再谈发展。”接手工作的前两个月,华格加和村“两委”班子,走家串户,不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并要求大家梳理诟病、自我揭短。可是想一想,谁会在大家伙儿面前揭自己的短,让自己难堪呢?
可就算有村民反驳,华格加也没有停止工作的脚步。拉乙亥麻村共有5个社,每个社都有一个社长,华格加自上而下地分派任务,先统一村委的思想,让大家一户一户去宣传,告诉大家“要遵守什么,不能做什么。”
一次,在了解老百姓日常生活情况时,有群众说“男方娶亲,光宰杀牛羊就得三四十只……”听到这样的数据,让华格加吃了一惊。在一次次的入户调查中,他发现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原来在牧区,不光男方娶亲需要宰杀大量的羊,女方陪嫁的数目也不小,因婚致贫的现象频频出现。
“不能让这种不良习俗拖住迈向小康的脚步。”平日里,只要有时间,村干部总会给村民讲道理、举例子,在征求老百姓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民主表决制定,村里不论谁家有婚嫁娶亲,都要根据自身条件,象征性收取彩礼。
“现在娶媳妇,压力没那么大了!”听到老百姓这么说,华格加觉得特别欣慰。
在村里,党员、村干部都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孝老爱亲、诚实友善,个个是个文明新风义务宣传员和践行者。
村干部们想,要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更好地建立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让它发挥作用,要让村规民约宣传在老百姓的心里落地生根。人还是过去的人,新规一出台,全村大小事务逐步走向正规化,村民变得比以前更自觉了。
“一个村子有了‘村规民约’,它就会对部分村民的不当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当然,这份‘村规民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完善。”华格加说。
“不断完善”,华格加口中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是整整七年的打磨与修改。
“严禁搓麻将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一经发现,按照本村规民约进行严肃处理。”
“村委会必须无条件地支持支教活动,而且必须提供支教点。”
……
七年里,华格加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的内容,每每掌握一项内容,都会和村“两委”班子商讨,及时清理和调整不适应村子发展的条款,防范对村民合法利益造成的侵害。
除了不断补充新条款,不让“村规民约”偏离法治轨道,也是村干部重视的一项内容。几年间,他们把已经成型的“村规民约”拿给懂民俗的专家看,让远在北京民宗委工作的朋友帮忙修改,目的就是让“村规民约”有据可循,符合法律规定。
目前,拉乙亥麻村的“村规民约”共有6个章节,140条内容,包括总则、民族教育、民俗、处罚、环境保护、管理民主等内容。虽然“村规民约”还没有正式印发给每一户村民,但是在7年的时光里,这本小书里方方面面的内容,早已通过一次次的社员大会,一次次的倾情交流,深深地烙印在牧民的心中。
“我打算今年年底印发1000册‘村规民约’,让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从自己做起,起好带头引领作用;让村里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治;让移风易俗、遏制陋习成为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华格加的语气里透着一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