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条畅通的洄游路 ———刚察县生态鱼道工程扫描
洄游湟鱼
本报记者 罗连军 姚斌
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祈福安康的传统节日。但对于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惟一生存繁衍的裸鲤(俗称湟鱼)来说,却是一个关系种群兴衰的特殊日子。从这一天起,千万条成熟湟鱼将逆流而上,踏上一条历尽艰辛的洄游路产卵生子。
作为生殖洄游的湟鱼,每年它们将蜂拥至河口,经过盐碱过度,从端午节这天起,大量游入青海湖流域的各大小淡水河流产卵。据青海湖鱼类专家介绍,湟鱼洄游的数量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奇观。
但由于人类拦河建坝,灌溉引水,阻断了湟鱼洄游之路,不仅缩短了洄游长度,还大面积减少了产卵场所,使大量亲鱼不能上溯产卵,而聚集在拦河坝下,最终导致搁浅缺氧死亡。
2015年为畅通湟鱼洄游通道,提升湟鱼的种群数量,减少洄游阻碍,我省投入3672万元,按照湟鱼习性在沙柳河、泉吉河和哈尔盖河上拆除拦水坝,修改建设了7座阶梯式高溢流堰式鱼道。
站在刚察县湟鱼家园的观鱼台,河道内敞开式的洄游通道内,密密麻麻的亲鱼拾阶而上,轻松跃过十几厘米的台阶,如鲤鱼跳龙门,成为湟鱼家园内一大奇特景观,吸引着省内外游客争相观看和拍照。
“这就是去年我们改造的洄游通道。几年前我们就在这里试验性地修建了几种洄游通道,经过反复实践、改进和专家论证,最终以鱼的长度能跃高1.5倍的科学数据,确定了15厘米高的阶梯。”
刚察县环境保护和林业水利局局长郭守洋说,其它6座鱼道都以每1.6米间隔,设置一个高30厘米台阶和一个小水池,供亲鱼休息缓冲。特别是在新建鱼道中部设置有一个5米长、50厘米高的湟鱼休息区,让湟鱼能够“养精蓄锐”。此外,在泉吉河配套修建了停车场、观鱼走廊等服务设施,现已成为一个观鱼景区。
青海省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告诉记者,湟鱼的性腺发育需要水流的刺激,否则雌雄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不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洄游通道是否通畅,关系到湟鱼能否顺利产卵。
“必须在第二年湟鱼洄游前,工程全部竣工。”2015年9月14日,生态鱼道建设工程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了施工、监理招投标工作,第二天正式开工建设。
“此时,平均海拔3300米的刚察县已是寒风凛冽,再过半个月地面上冻,所有工程都将停工。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年底必须完成30%以上,水利厅要求达到40%以上,这将打破刚察县入冬后继续施工的先河。”
从事水利工作30年的郭守洋说,工期短、任务重,还要克服严寒霜冻、保证工程质量。鱼道建设作为一项生态、积德和利民工程,既要保证湟鱼顺利洄游,还要兼顾流域周边农场、农牧民的牲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可以说是千斤重担挑在肩。
“为赶工期,开工后,施工、设计、监理、质检等单位全部入驻工地,甲方及时转变角色全方位提供服务。”其间,郭守洋每天来往于7个同时开工的工地。“设计出现问题,在不停工的前提下,各方现场办公,当场解决。施工方一天24小时三班倒,气温低了就盖上棉被、铺上塑料薄膜、搭上保暖棚,并用温度计全程检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严密的组织和各方努力下,到去年10月15日,一个月时间里,鱼道工程完成了总量的80%。今年4月2日工程延续开工,当月30日,剩余的工程全部保质保量完成。至此,整个鱼道工程提前一个月竣工。
走进沙柳河镇果洛仓贡麻村,一座新建的洄游通道兼灌溉引渠矗立在眼前。这里原来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坝,将水引向种羊场,担负着近3万亩耕地浇灌和全场牲畜饮水任务,由于高1.5米,阻挡了湟鱼洄游路。
“现在新建的鱼道工程,兼顾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将通往种羊场地的土渠修成了梯形水泥渠,不仅增加了流量,还节约了用水。”随行的三角城种羊场生产科科长罗海洲介绍,以前灌溉需要40多天,现在只要30天,基本在5月中旬还水于河道。
“湟鱼有了畅通的洄游道路,河道两边也进行了加固,我的草场再也不会被水淹没了。”村民多杰才旦还在自家的草场开了家帐篷宾馆。他说,这里有过鱼通道,肯定会有游客来看鱼,自己也能增加收入。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评价说,这项工程是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各方细节都体现出人性化。在高海拔地区,做到了立项最快、项目审批最快、资金到位最快、工程实施最快、见效最快,又一次体现了施工、设计、监理、质检等单位相互协作,现场办公的高效率。
如今,正值湟鱼洄游的季节,提前完工的鱼道工程,不仅缩短了刚察全县农田灌溉的时间,并还水于河,保证了沙柳河、泉吉河和哈尔盖河充裕的水量,为湟鱼提供了一条水量充沛的洄游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