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种播撒雪域高原——青海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培训班纪实
岁末年初,200名青海高原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来到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自上世纪60年代始,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艰苦卓绝的华西人用血泪和汗水浇筑起了一个兴村富农的奇迹,成就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青海农村不能掉队,高原人民一个都不能少。
社会主义富华西
党的领导兴青海
“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来到华西村的青海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听到的第一首歌——华西村“村歌”是这样唱的。“老书记”吴仁宝曾说过:“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华西的今天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新华西,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真实写照。
翻开华西的历史,是一部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是听党中央讲的“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政策,做出“集体重工抓粮,个体修补种养”的决策,抢占了发展先机。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华西村又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中央指示,“借钱吃足”,囤积工业原材料,大力发展钢铁、纺织等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多元化。
“老书记”吴仁宝一生获奖无数,然而他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全国先进共产党员”这个奖励。电影《吴仁宝》展现了他带领华西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其中有一个场景,看到村里一户人家因为儿子溺死而悲痛欲绝时,“老书记”竟把自己的小儿子送给他们。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被他公而无私,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所打动。“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吴仁宝书记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回去后我一定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新城村的党支部书记裴京元这样说道。
“华西精神”带回去
党员干部动起来
“艰苦奋斗、团结奋进、服从分配、实绩到位”这16个字是吴仁宝书记总结的“华西精神”。“华西精神”是推动华西发展的“传家宝”,更是鼓舞华西人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实事求是对待,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这是吴仁宝书记带领华西村成功的秘诀。对于全体学员而言,学习“华西精神”的第一要义也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从,不跟风,实实在在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兴村富农之路。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走进“‘社会主义富华西’改革开放40年华西村村史展览”纪念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照片、一个个沉淀岁月的展品让学员们触摸到了华西成长的轨迹。“头昏肚痛不算病,腰酸肩痛不脱劲,烂手烂脚不缺勤,不达目的不松劲”,从曾经的“做煞大队”到“幸福大队”,华西人靠的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吃大苦,出大力的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老书记”吴仁宝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学习‘华西精神’‘吴仁宝精神’就要学习这种淡泊名利,一心为百姓谋发展的奉献精神。”来自湟中县群家藏族乡下圈村的曹学顺书记在参观纪念馆时激动地说到。
不虚此行求“真经”
因地制宜变“真金”
从“旱灾水灾无法抗,农民见了心发慌”到“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上百万”。华西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坚持实事求是,抱着一颗“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心走过来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靠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胆魄走出来的,是不断解放思想,乘着时代巨浪,在勇做改革“急先锋”“弄潮儿”中闯出来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先进是十分重要的”来自江阴市委党校、华西干部学院的高级讲师张启伟热情地同大家分享学习华西经验的必要性和可参考性。“华西的成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但发展村集体经济却一定是必然”。在全省全面打响村集体“破零”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这样的鼓励对全体学员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一颗“定心丸”。
来华西之前,互助县丹麻镇补家村的李昌林主任就一直发愁怎么将自己村榨油厂的菜籽油推销出去。“以前我觉得只要我们有好油就不愁没有好出路,但跟他们聊过后我才明白,光有好油还不够,还要讲出个好由头,挖掘出个好来头”。来自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的张得祯书记,村子主要发展生态旅游,来到华西,他一路拍照,一路记录。“我们村未来计划推销一些自产的农副产品,这次培训我特意观察了华西村的特产是怎么打造的,为下一步我们的产品外销提供帮助”。
美丽乡村多旖旎
对标引鉴再升级
除了华西村,此次培训还为学员安排了参观全国文明村璜土镇璜土村。白墙青瓦上,几个硕大的红字“璜土村村训”——“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俭为德”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了璜土村村委会所在地,大家一一走进“活动室”“爱心驿站”“义善堂”等场所,在“文化大舞台”照壁上,观看“家教铭”“家教二十八则”等内容,一边交流一边学习。来自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庄科村的马玉录书记参观后感慨地说道:“此次参观,我感受到了我们同璜土村的差距,回去后一定要组织好大家多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努努力,加把劲”。
璜土村下辖的马家头发展定位为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走在村“葡萄观光长廊”,虽然葡萄早已采摘一空,但密密麻麻的藤架仍能让大家想象到挂满枝头时的繁茂。来到“雷锋文化广场”,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再次重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在“石器农具展示场”,学员们推起磨盘,拎起锄头,在异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农耕体验。“天下农民是一家”,参观过程中很多璜土村民看到有远方的客人,也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家里坐坐,通过交流共同探讨促进发展的“锦囊妙计”。“今天来到璜土村,干净的道路,整齐的院落,清澈的溪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去后我们一定要让村容村貌美起来”。大通县城关镇龙曲村刘生辉主任说到。
从雪域高原到富饶江南,2000公里的路途阻挡不了追求发展的愿图。参加此次培训的200名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学习“华西经验”,汲取“华西精神”,寻求致富之路,通过培训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纷纷表示要为青海省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青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