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高原人民的福祉踏浪前行 ——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60年发展纪实(上篇)

16.10.2017  14:45

  这里是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抬眼望去,到处是高楼大厦,除了日常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一般可能只记得其中三两座高楼的名字,譬如纺织品大楼、国芳百货、水电大厦等等,它们无疑是这个街区的地标。

  而在60年前,往西一过了古城台十字,两层以上的楼房都很少见。那个时候,现在的青年巷南口往西不远,有一条小巷,沙土路,通往北边的一个小院。小院里面有两排砖瓦房,院里停着几台55型拖拉机和东方红推土机。这个小院有一个名字,叫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队。追根溯源,它可以说是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的“祖宅”,现在的水电大厦就矗立在这个地方。

  60年为一甲子,人到60称之为花甲。经历60年风雨之后,人都会渐渐步入老年。至2017年初,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也已经60岁了,但它似乎刚刚才迎来青春岁月,朝气蓬勃,意气奋发,不断创造辉煌,走向未来的步伐也更加铿锵豪迈。

   踏浪而歌:不平凡的光辉历程

  毫无疑问,今天的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当然是一家企业,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一家具有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企业。但是,在回顾它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又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前身青海省水电局工程处成立于1957年1月,是当时青海省唯一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省级专业队伍。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更是贫穷落后,经济社会基础十分薄弱,水利水电事业也不例外。除省会西宁和一些主要城镇而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包括农牧区大部分州府所在地和县城都没有供水供电设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时,这支专业施工队伍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解决全省各地用水用电困难。虽然,今天的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水利事业,包括大量民生水利事项,但是,相对而言在当时,用电困难比用水困难来得更加直接,也更为突出。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供水设施,还可以用人挑畜驮的办法来解决吃水用水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电力能源,则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替代。所以,尽快兴建一批小型水电设施,解决电力供给,以保障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紧迫。这些小水电遍及全省各地,像格尔木乃吉里水电站、玉树东方红水电站、果洛甘德水电站、黄南古浪堤水电站、海南曲什安水电站、海北牛板筋水电站、湟中小南川水电站、西宁朝阳水电站、民和官亭泵电站、乐都高庙水电站等等。这些小水电,除个别已完成历史使命之外,大多目前尚在运行中,它们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共和国发展的光辉历史。

  1984年3月,青海省水电局工程处正式更名为青海省水利厅水利水电工程局,这是一家具有事业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省级单位。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直到改革开放早期,它不能说是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因为它依然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时代决定了它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它不可能像别的企业一样把商业利益或经济效益摆到非常突出的位置,社会效益始终是它首要的实现目标。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他们也必须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大战略,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并从中实现他们整体的社会价值。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除此之外,他们没有自己额外的利益。

  为何?因为国之所托,民之所托!它所代表的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初期,经过27年发展,到1984年青海省水利厅水利水电工程局成立,从几台拖拉机、推土机、几排破旧的房屋和一支精良但并不庞大的施工队伍发展,当时在省内已然规模强大,职工人数达1400多人,肩负着省内水利工程重要建设使命。虽然施工队伍开赴工地时,脚上的毡靴和身上御寒的毡衫都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但是,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施工任务,建设了一座又一座电站和大坝,为青海高原的很多地方送去了光明,改善了那里的灌溉和用水困难。

  如果这是他们的初衷和优良传统,那么,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样一种传统一直在延续。他们到处修建水电站以缓解当地电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修筑大坝、水渠和管网以改善灌溉条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尽管建设和施工地点一直在不停地变换,但有一点却一直不曾改变,那就是他们一直跟水打交道。他们所有的施工地都在一条条河流上,大凡都在高山深谷之间。

  一般来说,每次奔赴一个新的工地现场,他们先得将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以及施工队伍运送到那个地方,先是通过省城通往各地的公路,而后,从离工地最近的一个城镇或村庄拐向一条河谷。沿途可能要翻越一座或好几座大山,那里以前可能没有公路,甚至人迹罕至,他们还得修通这条路,而后才能进驻工地,展开作业。一般来说,在走进一条河谷之后,他们都会逆流而上,走很远的路,才能抵达施工工地。一般来说,在那样的时候,总有工友会唱起一首歌谣,有时候是一首青海花儿,有时候只是几句小调,那是他们踏浪前行的进行曲。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建设的一些水利水电工程。

  这里是位于海晏县的东大滩水库,青海“四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是湟水流域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历时8年建成。为解决施工力量薄弱的问题,省政府还专门调拨大批工程机械推进施工进度。它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西宁周边地区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紧张的局面。

  这里是格尔木乃吉里水电站,1979年10月建成发电。这不仅是格尔木历史上的第一座电站,为此修筑的拦河大坝也是我省第一座混凝土大坝。它与随后建成的我省地方最大水电项目格尔木小干沟和大干沟、一线天等水电站,共同为格尔木这座西部工业重镇的崛起提供了最初的能源保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水电站,就没有今天共和国的格尔木盐化工和石化工业基地。

  这里是位于玉树地区的当代、拉贡、禅古、西杭水电站,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们的建成为玉树州府所在地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发生在2010年4月的一场地震使禅古这座水库名满天下,当时有传言说,大坝出现裂痕,人们最担心的一件事是大坝决堤。可是,它经受住了考验。灾后重建的日子里,它与拉贡等水电站为玉树提供了宝贵的能源支撑……

  这当然不是他们施工建设的全部工程项目,如果从最初的小型水电到建设的省内主要灌区水利工程项目一直列下来,这样的工程可以至少列出500个以上。每一个工程的背后就是他们前赴后继地艰难跋涉,就是他们在风雪高原继往开来、无怨无悔的奋斗历程。可以肯定,60年来,他们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那是一代又一代青海水利水电人留在高原大地上的光辉足迹。

  也正因为如此,与他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相比,这支施工队伍的面貌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至少他们的发展并没有迎来应有的辉煌和灿烂。尽管在计划经济年代,他们依托体制上的便利优势,在全省水利施工行业曾长期一枝独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市场日益开放多元,竞争日趋激烈,过去行之有效的那些行政命令式的做法突然失去了效应。一个原本在体制内靠财政吃饭的行业一下成了体制外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的企业,他们这才意识到生存之艰难。一家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只能以企业的方式,尊重市场规律,参与竞争,才会赢得继续生存的机会。别无选择。一个难题就这样突然摆在了面前,出路只有一个:改革和创新。

  但是,改革和创新,不是口诀,更不是口号,它不仅需要抉择,更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一系列掷地有声、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和方法,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也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对策和战术韬略。经过仔细斟酌和反复探讨,一个思路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背水一战,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走公司化发展之路。

  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的改革也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可以肯定地说,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情,这是国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带来的重大机遇。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青海的经济社会也在快速发展,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深化,一个事业性质的施工单位向一个现代企业的转型才得以实现,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企业主体地位也才真正确立。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对中国是这样,对青海是这样,对任何一家企业也是这样。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也不例外。正是基于这样的前瞻性考量,从此,企业内部的改革也才不断推向深入,不断深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与此同时,面对青海高寒缺氧、有效施工期短等严酷自然条件,公司积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探索和研究冻融、冻涨、温度应力破坏等技术难题,积累并形成了一整套工程技术体系,创造了中国多项高原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新成就。

  时间到了2005年8月,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再次更名,成为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相信,这不仅仅是换了一块牌子那么简单。

  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到人才管理,从规章制度建设到施工现场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从项目的招投标到质量安全环境标准管理体系,从施工工艺流程到科技创新……一系列更加精准、也更为系统的改革再次全面展开,涵盖了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领域和角落。建立健全了50余项规章制度,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从工程管理、诚信服务以及施工现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下大力气抓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精准施策,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服务意识、生态意识、品牌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把诚信作为企业通向市场的一把钥匙,把品牌意识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将企业的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性化管理机制、竞争机制和新的商业模式,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着力打造高原一流水电工程专业团队,展现了新一代青海水利水电人的时代风采,书写青海水电事业的崭新篇章。

  随后的几年里,公司所发生的变化,足以证明这样的改革是值得的。

  财务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公司完成生产总值1.25亿元,实缴税金398万元。过了10年,至2016年,公司完成生产总值8.48亿元,实缴税金3353万元。不用细细比对,你就能看出,这两组数字的差距。这就是改革的成果。

   金秋十月听春潮

  我们刚刚迎来共和国68岁华诞,又要迎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它必将翻开更加光辉灿烂的一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新的华章。

  金秋十月,祖国大地到处洋溢着喜庆的热潮,充满欢乐和吉祥。

  这是一个喜庆的季节。恰在此时,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伴随共和国不断繁荣富强的伟大征程,青海水利水电人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忆往昔,峥嵘岁月写满万丈豪情;看今朝,神州大地铸就灿烂辉煌。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首先要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唱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还想感谢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州、市、县的党委和政府一直以来的亲切关怀,感谢省水利厅、建设厅,省水电集团、行业协会等部门、领导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我们至今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是对这种关怀和支持的一种回报。

  而后,感恩先辈,感恩几代青海水利水电人用无尽的汗水和心血为我们铺就的道路和打下的坚实基础,感恩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的今天。

  最后要感谢的是今天依然奋战在青海水利水电事业上的公司每一位可亲可爱的员工,特别是公司管理团队周密安排、尽心竭力、身先士卒,是他们的创造和劳动成就了今天的一切。青海水利水电事业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司董事会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牢记打造一流企业的神圣责任和广大职工赋予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全面改革创新,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开拓进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应有的力量。

  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愿水利水电事业为青海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更大贡献!

  (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白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