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与火的精灵——探秘青藏高原藏式黑陶艺术
青海新闻网讯 每天清晨,36岁的白玛群加总是早早来到自己主持的藏式黑陶作坊,整理工具,查看原料,一切都一丝不苟。
“制作黑陶,对于我来说,早已成为一种追求、一种信仰。”白玛群加说。
黑陶,是中国特有的陶器之一,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后期。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境内,首次发现约6000年前的黑陶器皿。
长期以来,考古学界普遍认为,中国黑陶大多分布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之后逐渐衰落。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考古、文物工作者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超过35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发现了距今4000年以上的黑陶残片。
“这一发现至少可以说明,在4000多年之前,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青藏高原腹地,陶器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玉树藏族自治州文物局局长索昂拉毛说。
更让人惊奇的是,黑陶制作技艺,在青藏高原这方净土一直被延续了下来,并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日臻成熟。在囊谦县吉曲乡山荣村,有一位叫扎旺的藏族老人,默默地传承着这门手艺。
由于年事已高,扎旺老人现在已经很少亲手制作黑陶。2005年,出身手工艺人世家的白玛群加拜扎旺为师,潜心学习黑陶制作工艺。如今,在白玛群加主持的作坊中,已有110多名徒弟。
白玛群加说,传统藏式黑陶,选料与工艺颇为讲究。先将三种成分不同的粘土和十多种矿物质原料筛成细小的颗粒,再将其研磨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接下来的捏制定形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藏式黑陶古朴沧桑、厚重天然的风格。
“所以说每一件藏式黑陶作品,都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玛群加说。
定形之后是抛光,在作坊中,记者看到,抛光过程至少需要经过五六人轮流作业,最初用一个类似船形的木条,接着用光滑的石块,最后用柔软的海绵。抛光后的黑陶坯子,表面光洁,几乎能映出人影。
黑陶制作的点睛之笔是烧制,白玛群加告诉记者,烧制温度必须控制在1000摄氏度左右,连续烧制20到30个小时,使碳元素能够均匀地渗透到陶胚当中,整个陶器从内到外漆黑发亮。其中的上品,色泽如墨,质地如瓷,光亮如镜,用手触摸或轻轻敲击,有着金属般的质感。
据了解,2008年,藏式黑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白玛群加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外面的世界早已日新月异,藏式黑陶的制作,仍大多沿用传统工艺。作坊中,白玛群加和徒弟们时而细细地磨,时而慢慢地刻,虔诚而专注的表情,让人不忍打扰。
据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局长昂文格来介绍,目前,藏式黑陶以其原生态的风格,越来越成为玉树文化、旅游重要的“名片”之一。
在白玛群加的作品陈列室里,记者看到一个精致的“莲花壶”,壶的底部是错落有致的莲花纹路,壶体中部鸟兽形象栩栩如生,壶柄兽形图案和壶盖鸟形图案,则将实用与审美合二为一。
白玛群加告诉记者,他曾带着“莲花壶”参加过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如今,以“莲花壶”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已成为他永久的珍藏。
“看着那些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就好像和老朋友一起聊天、唱歌。其中的快乐,只有我和它们之间才能分享。”白玛群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