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述评之二
广袤的三江大地,生活着数万牧民群众,他们与日月风雨相伴,世代生活在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上,从过去走到今天,无论是依赖于草原生活,还是放下牧鞭成为新型牧民,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梦”。
让生态保护助力数万牧民脱贫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关乎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10年多来,成果显现。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正式启动,在三江源地区,探索人与自然怎样才能更加和谐成为当务之急。
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治多县,再到杂多县,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黄河源园区、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以其极为宏大壮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片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31.16%的辽阔土地上,这场深刻的变革,因与数万牧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变得更加华丽耀眼。
保护环境首先要尊重环境。要转变落后的资源利用模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向大自然直接索取的就少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畜牧业是三江源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怎样更好的发展好畜牧业,又更好的保护好生态,是摆在这里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近几年,在三江源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这是曾经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曲麻莱县,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正是缘于这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使得曲麻莱县生态发展显得极具难度。
4月17日,沿着长江源曲麻莱县流域的方向,一路向东,几经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叶格乡托俄俄加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整合资源保护生态,以股份制形式,形成了牛羊养殖、肉类加工和手工业编织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已累计收益57万元,其中牧民分红19.5万元。
牧民尼玛现在每年从合作社领到草场租赁、放牧收入1万多元。他说,以前分散放牧,治理草场难,每隔一、两个月就有牧民为牛羊的生计担忧。加入合作社后牛羊管理好了,草场恢复也好了,最重要的是收入有了保障。
如今,叶格乡有23个合作社,全乡牲畜存栏7.25万多头只,去年农牧业生产总值达1.1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
除了股份制合作社外,红旗村还成立了扶贫合作社和专业化合作社,让更多牧民合理、有序的放牧,保护草场,持续增收。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如何处理好当地牧民群众全面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将保护生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走种草养畜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曲麻莱县,就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下依然能保持优势、快速发展的缩影。
让国家公园体制造就一代新型牧民
牧民达丁经过2个月免费汽车维修培训后,在政府无偿提供1.5万元设备的帮助下,开起了汽车补胎铺,彻底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条件。如今,每个月除正常开销外,达丁一家还能剩余2000元。对于曾经靠打零工糊口的达丁来说,再也找不出比现在更好的出路了。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于三江源地区的牧民群众来说,采挖虫草已经不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牧民意识到,掌握一技之长是发家致富的根本出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强素质教育,是造就新型牧民的重要渠道,是解决牧民增收问题的必由之路。
行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一园三区”,蓝天,白云,草原,雪山,湖泊,牛羊……三江源绚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有另一幅美丽风景: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整齐温暖的宿舍楼里快乐的学习生活。
“一个都不能少”,力争让所有牧民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这是所有牧区学校努力奋斗的目标。4月22日,第二次走进杂多县第三民族完全小学,我们完全不顾高海拔带来的不适,和这里的孩子们一起,嬉戏在塑胶操场上,畅游在书海中,用心感受着这里的一切美好:漂亮的教室、整洁的宿舍和食堂、新铺设的塑胶跑道以及信息化全覆盖。
“文明三江源,绿色三完小”、“美丽草原是我家”、“垃圾换文具”,在这里生态环保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个课桌旁都挂着统一的垃圾桶,白天上课,晚上清理垃圾……全校98%的学生养成了自觉自愿维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坐落在教学楼背后空地上的“学子农场”已进入播种期。这个海拔4300米的蔬菜温棚,不仅给学生普及了绿色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还解决了学校食堂三分之一的绿色蔬菜需求量。
改善三江源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是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发展方向。
放下牧鞭,走出帐篷,走进校园,走进菜棚,走进厂房……许许多多曾经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群众,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毅然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来到城镇,从事新的产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成为新一代的新型牧民。
离开草原的新牧民,在进入城镇,享受到较好居住、医疗、教育条件的同时,如何让他们搬得出、能致富,这是一直以来,以至于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有待妥善解决的问题,而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则是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让牧民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
每个春天,位于三江之源的黄河源头,总是怀着对黑颈鹤的深深期盼,迎来轻拂的暖风。十几年来,这种期盼已经成为一种不能割舍的情愫,今年也不例外。
“每年4月、5月,黑颈鹤都会让家乡的湿地‘沸腾’起来,这些天看到远去的黑颈鹤陆续飞来,真是有些兴奋。每年的4月底,外地的晚春,就是我们的暖春,也是我们期盼能看到更多美丽精灵的开始。”在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当地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
黄河源头的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牧民华洛,见证了姊妹湖周边草场由旺盛到衰弱再到旺盛的过程。“这几年草场上的牛羊少了,守护员多了,风沙天气少了,下雨次数多了,越来越多的牧民知道了保护好草场的道理。”华洛欣慰地说,一家5口人,一年光草原生态奖补就有4.2万元,这还不算自己当草原生态管护员的收入。
卓让村是全县草场区域面积最大,草场退化较严重的村子,近60名草原生态管理员,夜以继日的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牧民乐尕,从事草原生态管护多年。乐尕说,在这个村、这个乡进行草原生态管护,已经成为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情。
生活在“雪豹之乡”的乐尕和他的邻居们,每年每月都会定期不定期的主动组织人力,进行生态管护和环境整治。用“持续、常态”四个字形容这里的生态管护,足亦。
让牧民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与牧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合理扩大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规模,兼顾草原适度利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深得民心。
建立牧民群众生态保护业绩与收入挂钩机制,健全当地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共建机制,鼓励支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从事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设立相应社会服务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园区内牧民群众和周边无畜户、少畜户和贫困户,使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和运营中获得稳定收益。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可以映射出人类生存的命运和困境。一路走来,每一天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人人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角,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我们深知:保护好每一滴水,每一条河,每一个生态系统,让“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容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