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春天的脚步声——本报记者除夕发自家乡的报道

08.02.2016  18:49

  青海新闻网讯 春节期间,本报几位记者回到家乡,和亲朋乡邻一起共度除夕。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仍不忘关注农牧区扶贫、就业、文化、教育、新型城镇化这些时代话题,仍不忘用笔和镜头及时记录下家乡的点滴变化。

  当他们从时代大河中掬起这一捧捧浪花时,就让我们一起品味分享吧。

  “贫困户才太大叔家的变迁”

  除夕,与往年一样,回到家乡的记者公保安加穿上藏装,提着青稞酒,捧着哈达,来到邻居才太大叔家。

  “吱扭——”,开门声响起,才太大叔迎门而出,沧桑的脸上笑容可掬,他热情地将公保安加请进里屋,这屋子里的变化令公保安加耳目一新。

  火炉上冒着热气的壶里飘出扑鼻奶香,温暖的屋子里,崭新的电视柜、液晶电视、实木组合沙发应有尽有。茶几上摆满了水果、干果、糖果等各色食品。

  寒暄中,才太大叔的家人把早已备好的手抓牦牛肉、蕨麻米饭、藏式包子、酸奶和酥油茶等藏餐端上了桌。

  “我们家能过上今天的生活,全靠乡党委乡政府的帮助。”年过半百的才太大叔感叹道。

  在公保安加的记忆当中,才太大叔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他的老伴体弱多病,儿子是聋哑人。他家的房子破旧不堪,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客人来了,就只能盘腿坐在牛皮、羊皮上。那时,他家几乎没有电器,也没有能力购置丰富的年货。

  4年前,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政府的帮助下,才太大叔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儿子扎西顿智也在乡里的协调下争取到了打工机会,加上扎西顿智的勤恳,收入很稳定。

  经过几年努力,如今房子翻新了,家电家具齐全。液晶电视上播着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在家人和亲戚们的笑语欢歌中,才太大叔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夜色中,高悬在家家户户门楣上的大红灯笼,系着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随着春风微微舞动。烟花在半空中开出七彩之花,爆竹声响彻山村的巷道,到处喜气洋洋——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临近了。

  “只要肯下茬,就不怕过不上好日子”

  2月6日下午,在西宁开往上海的K2188次列车上,回老家过年的记者尹耀增和一位年龄相仿,家在河南洛阳的蔡明贵先生攀谈起来。

  2005年,蔡明贵和叔叔从河南来青海西宁做花卉批发生意。“一开始我不愿意来,因为在我心里青海很遥远,没有多少挣钱的机会,只是拗不过家人才勉强来了。”蔡明贵回忆道。

  初到西宁,蔡明贵还有点高原反应,嘴唇发干,流鼻血。但是不轻易言败的个性让他留了下来,在叔叔的花卉批发市场开车拉花、送花。

  从2010年开始,花卉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那时,我经常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买衣服,感觉这个生意不错。于是,我和叔叔一起转行卖衣服。当时叔叔大概投入了20多万,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早已收回成本开始挣钱了。”对未来蔡明贵充满了希望。:“我看好青海的旅游业市场。今后,我准备再开一个卖藏族饰品的小店,自己做老板。”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青海这片资源富集、地广物博的热土创业,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风情多彩的青海旅游观光,感受它的大美天地。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青海本土农民孙德平。

  2月7日黄昏,记者张多钧回到了位于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镇下洛麻村的老家。

  看到村广场旁边的一栋新房里,邻居孙德平正忙着贴春联。小张走过去打招呼,并帮他贴对联。

  孙德平是一个勤谨农民。去年,他自种、租种了20多亩地。种完地,就去西宁打工。秋收后,他又和妻子走村串巷,收购小麦、燕麦……他一刻不停地忙,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去年,我家享受到了奖励性住房政策,再加上自己挣的钱,盖上了新房子。国家的好政策就像春风,吹到了我的心里头。”那张“春满心田”的横批道出了孙德平对过去一年的真实感受。

  “开春后,继续种好田,再盖一个温室大棚养猪。去年自己种的和收购的燕麦我都储存了起来,不愁没饲料。”对来年,孙德平信心满满,“现在政策好,机会多,你只要肯下茬,就不怕找不到致富的门路!”

  “城里迎来了新市民”

  “舅舅在县城新安的家里好得没说头,你快过来看看。”春节前夕,记者洪玉杰接到了舅舅宋生金的报喜电话。

  宋生金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的农民,以前住在离县城40公里远的达坂山脚下。舅舅、舅母两口子除了务劳好十几亩土地,还外出打工挣钱。靠积蓄和打工挣到的钱,去年,一家人在县城买了一套60平米的二手房。这个春节舅舅一家就要在城里过。

  除夕,洪玉杰来到舅舅在城里的家。

  “快来,快来!把这个大红灯笼挂上去。”姥爷喊小洪干活儿。“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在县城里过上年!”姥爷难掩喜色。而其他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乔迁新居的幸福。

  “尽管房子不大,但城里的楼房冬天有暖气,冬天家里老汉的日子就好过得多。再说县上无论看病、外出打工都要方便得多。”舅舅对小洪说。

  “县城的房子就是好,交通便利,还有宽带网络和抽水马桶,我和妹妹上学、回家都方便了不少呢。”在青海民族大学就读的表妹宋桂兰沉浸在新年住新房的喜悦中。

  “这不仅是舅舅一家人的变化。”记者洪玉杰在给编辑整理这篇稿件的同行辛元戎打电话时说,“现在,有很多农民走出祖祖辈辈固守的那片土地,来到在城镇居住、就业,他们在就医、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多地享受着和城里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新市民’。这一切说明,青海新型城镇化步伐正迈得越来越快!”

  “令人羡慕的一家四个女大学生”

  除夕这天,记者才让多杰来到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关巴村的岳父家过年。一进村,遇到的同村的撒拉族大叔阿卜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你岳父公保多杰真了不起,竟然供出四个女大学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啊!”

  关巴村有200多户人家,公保多杰家是唯一的藏族人家。天色越来越暗了,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女儿们煮肉、包饺子、炒菜。欢声笑语回荡在藏式风格的房屋里。

  “入席了——”公保多杰老人一声高喊,五女儿把一天来准备好的美食端上了桌,大人孩子边吃边喝,又说又笑,其乐融融。

  公保多杰家有5个女儿,老大拉毛措读了初中后,回家帮父母打理家务。老二章革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现在甘都镇当老师;老三尕藏吉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老四索南措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现在治多县当老师。老五卓玛仍就读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从重庆赶来的女儿尕藏吉说:“我三年没回来,家里的变化太大了,低矮的小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干净的砖房,还买了车。最可喜的是家人的面貌都变了,爸爸妈妈虽老了,但精神焕发,这是最值得高兴的。”

  记者才让多杰对岳父岳母这对普通的藏族老人充满了敬意,藏族历来都有女孩不能抛头露面的观念,可这对老人却跳出这种思维的禁锢,鼓励、支持几个女儿从小刻苦读书,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家的生活。

  公保多杰老人含笑说:“培养出4个女大学生,这里面有我和你们的妈妈思想开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政策好。现在,少数民族家庭的女孩上本科,上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了。”

  “古老的歌谣越唱越有味”

  教育发展,精神生活丰富,在主动迎接现代文明洗礼的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受农牧民群众重视,这是很多记者回到家乡后的深切体验。

  今年,在省城长大的土族记者刁永萍第一次回老家过年。

  2月7日中午,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刁永萍的叔叔刁荣家格外热闹,蒸馍的、洗菜的、宰年鸡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三杯青稞美酒,双手举过心窝,心里的话儿全在里头,请您喝个够。”刁荣一边干活,一边用土语唱起了敬酒歌。

  53岁的叔叔是大庄村文艺队的队长,几天前,他就准备了一首土族《赞歌》,说是要在除夕夜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小年纪的孙子刁更登四让和孙女刁梅花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了一个小节目《做个勤劳的孩子》。“爷爷说,表演得好,就会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为了好好发挥,姐弟两还不时地在东房里你一句,我一句地练习着。

  “萍萍,我给你教两句,晚上你给大家伙也表演个节目,热闹热闹。”叔叔叫着记者的小名开心地说。

  自打村里的文艺队组建起来,叔叔刁荣就组织大家练习安召舞、表演轮子秋,年前的20多天训练比较密集。平日里,他还会组织大家拉二胡,跳跳社火。此外,绣艺大比拼、厨艺大比拼、趣味运动会也是村民喜爱的活动。

  如今,叔叔刁荣家已是村里有名的文艺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大庄村有85人参加了文艺队。“这几年,政府不仅给我们提供音响设备,还不定期地为我们更换演出服装。生活好了,大家也改变了只顾种地的传统思想,积极主动地来找我,要求参加排练演出。”

  “今后,我还要带领大家多创造一些有思想的作品。这不,到正月初八,我们还要在村文化广场举行纳顿会;正月十五,参加县里的元宵节安召舞表演……活动安排得紧着哩!”

  夜色降临,小院里再次响起浑厚悠长的土族《赞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