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盐湖,肩负嘱托奋进在新时代的春天里
一艘采盐船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上作业。田文杰 摄
早春的茫茫瀚海戈壁,依然寒气袭人。身处柴达木盆地怀抱中的察尔汗盐湖,波光粼粼,水天交融。一艘艘现代化的采盐船,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缓缓游动作业……繁忙的盐湖人顶着寒风,在新时代、新起点,追逐春天的脚步。
这是肩负嘱托的前行,这是铭记深情的奋起。自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察尔汗盐湖视察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盐湖人都在那曾经定格沸腾幸福时刻的盐湖之畔,心怀鼓舞昼夜兼程。
盐湖人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详细了解察尔汗盐湖的资源现状、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和“十三五”规划情况,并察看氯化钾、锂电池、镁合金等盐化工产品展示时,流露出的对青海盐湖产业的关切之情。
盐湖人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过朱红色的木栈桥,走向烟波浩淼的盐湖深处,指点盐湖未来的发展路径,为辽阔的盐湖播撒下饱含希望的种子。
盐湖人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高屋建瓴的发展理念,深情的嘱托和期望,化为盐湖人奋力前行的力量。以“四个扎扎实实”作为根本遵循,为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书写出富有特色的“盐湖篇章”。
理念,在盐湖中筑起永续之路
察尔汗,这块在蒙古族语言里意为“盐泽”的旷古之地,长期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支撑。利用这里丰富的盐湖资源,青海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盐化工业。目前,青海盐湖工业有限公司已经形成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5个产业集群,其中,金属镁项目成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期望,为盐湖产业以开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与新动能。
青海盐湖股份有限公司以“四个转变”推进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规划出利用好盐湖资源,建设好循环经济,发挥好示范作用。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保障盐湖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谱写出实现绿色发展的“三部曲”:通过实施“降成本、去杠杆、去非主业、强管理、强创新”等系列举措,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拳”,让企业健康“活下来”;实施“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的战略布局,推动“十三五”规划全盘落地,让企业顺风扬帆“好起来”;通过全面启动生态“镁锂钾园”发展战略,让企业“飞起来”,把发展目标瞄向建成全球镁锂钾行业最大的领军企业上。
就在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湖不足五个月的时间里,盐湖人把总书记的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突破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立足盐湖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盐湖镁业全面完成试车,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期待已久的金属镁装置试车生产重大突破,生产出了以盐湖卤水作为原材料的优质镁锭。此举,在盐湖发展史册上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属镁装置工艺的全线贯通,对于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循环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填补了园内镁工业空白,引领国内镁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尤为重要的是,我们以自己不遗余力的拼搏,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交上了一份盐湖人的答卷。”青海盐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富的一番深情话语,说出了盐湖人共同的心声。
嘱托,为盐湖注入了发展之魂
正因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盐湖人更倍感使命和责任艰巨繁重,一股源于心里深处的无形动力,推动着盐湖人矢志前行,以创新谋求跨越,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滴卤水的奇幻之旅,折射出盐湖人由曾经的追求规模和速度,而今向追逐高质量发展理念转换。
“走出钾”,前提是盐湖人已经在一整套领先世界水平的盐湖提钾技术支撑下,钾肥综合利用百万吨项目,以年销售税金1.36亿元,年利润总额4.04亿元,稳居国内首位。
其实,钾肥仅仅是察尔汗盐湖资源利用跨过了第一道“门槛”,要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登堂入室”,将资源通过循环利用“吃干榨尽”,唯有以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一途。
青海盐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康民说:“钾锂镁等原料直接从卤水中循环提取,对生态环境不带来任何毁坏,而且生产环节充分利用了区域太阳能资源,察尔汗盐湖的循环经济完成的是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动态循环。”
就在察尔汗盐湖钾肥生产排出的滔滔废液里,镁,率先在提取中脱颖而出。由此拉开了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的序幕。2017年,随着投资6000亿元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全线贯通,投入生产,盐湖人“镁梦”成真。
就在整座湖域处于奔走相告的昂奋一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湖时的嘱托,此时此刻,又萦绕在盐湖人的心头、耳畔……
金属镁在绿色发展的风潮中呱呱坠地,也为盐湖衍生出了新生命、新希望、新活力。并在其后牵手而来了锂、钠等“孪生兄弟”,盐湖发展增添了“顶梁柱”。
在深度串接镁产业链和锂产业链的基础上,盐湖产业生产出的镁、锂产品,向航空、汽车、医疗、农业、新能源等广阔领域延伸产业触角。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子比亚迪汽车公司合资建立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踩出了新的绿色发展路径。
期望,引领盐湖谋新求变步伐
情注盐湖水,风从盐湖来。从盐湖之畔的嘱托,到远在北京的牵挂,令盐湖人一刻也未放慢追逐发展、谋新求变的步伐,凝心聚力在新时代、新起点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指出,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深情的期望,勾画的路径,盐湖人跟着航灯前行。并在聚力“四个扎扎实实”这一根本遵循中,绘制了未来的行动路线图。
——坚持发展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产业报国之路。巩固钾:依托盐湖,整合资源,以先进技术提升钾资源的加工深度和开发效益。走出钾:将触角“漂洋过海”,建立海外钾肥基地,规划境外500万吨钾肥产能。提升钾:加快新建扩建硝酸钾、硝酸钠等项目,形成500万吨熔盐能力。
——坚持循环利用,坚定不移地走好循环经济之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把“镁锂钾园”做强做美。化解规模过大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打造国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升级版。
——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环保之路。以生态环保优先理念,推动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供需低碳绿色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还老账”、“不欠新债”,让天蓝水净成为察尔汗盐湖永恒的“标签”……
与盐湖化工相关联的产业也在援阶而上。靠“吞食”察尔汗盐业尾料作为生产原料的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在靠废料生产纯碱中,成为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公司副总经理王青伟说:“我们目的和责任就是在将废料‘吃干榨尽’过程中,让尾料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昆仑碱业在产出纯碱后排出的废液,在循环中同样被“吃干榨尽”。
青海金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良明介绍说:“废液经过蒸发、加工后,生产出无水球状氯化钙,年销售额达5千余万元。未来,公司将实施二期和三期项目,生产食用、医药级无水氯化钙,让废液产生更大经济效能。”
为了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盐湖人连同整个青海各族群众,都在按照党的“十九大”描绘的蓝图,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奋发前行。(刘法营)
视点短评
厚植永续利用的理念
察尔汗盐湖资源,可谓大自然对于海西乃至整个青海的得天厚赐。凭借这一富集的资源禀赋,盐湖产业风生水起,成为撬动青海支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棋局的强力巨臂,也由此奠定了始建于1958年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因钾而兴、因钾成势的“共和国钾肥长子”的地位。
我们固然拥有大自然给予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向未来,要实现资源的科学发展、永续利用,在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上走好走远,就必须厚植生态保护优先、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深情嘱托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盐湖的每一寸土地落地生根,方能不负使命,担起责任。
而今,总书记对盐湖人的谆谆教诲和嘱托,已转化为盐湖人追逐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力量;转化为盐湖人“实干兴邦,产业报国”的空前热情;转化为盐湖人奋力筑起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路径的笃诚勇毅和锐意追求。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在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往复利用中,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撑,为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建设铺出了崭新路径,焕发出勃勃生机和一派活力,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定位提升到国家层面,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全新的理念,在新时代、新起点,必将书写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绚丽华章。(刘法营)
故事传真
老魏家的“大蛋糕”
眼下,正值茶卡盐湖景区在旅游淡季“闭门”升级改造,急需人力。镇上出面引领青壮年劳动力来到景区打工,魏海明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冬天,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魏海明帮家里添置了不少物件,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甜蜜了。
前些年一家人从都兰河水库的山窝窝搬到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后,生活可算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家里地不多,种些小麦,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那时儿子、女儿还小,帮衬不上家里,全靠我和媳妇儿外出打工挣些钱,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说起从前的生活老魏苦笑着摇头说。
后来老魏一家搬进了政府给盖的新房,房子是比以前好了,可家里收入来源还是没变。新盖的房子宽敞、明亮,可老魏却连简单装修的钱都拿不出来,那段日子可真是愁坏了眼前这个七尺高的汉子。
看着大家都种起了藜麦这一“新鲜”农作物,魏海明一家也开始种植藜麦,起初销路不是很好,心思活泛的魏海明便拿着自家种的散装藜麦去茶卡盐湖景区卖,没想到被外地游客蜂拥抢购。那一年夏天老魏算是第一次尝到了盐湖旅游这块“大蛋糕”的甜处。
后来,在村两委的牵线下,当地藜麦加工企业开始到村里收购。“从第一年试种0.6公顷到现在的0.8公顷,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这不现在我不仅种藜麦,还负责全村的藜麦收购和加工,一年下来能有好几万元收入呢!”
销路有了,老魏再也不用去景区贩卖他的藜麦了,盐湖旅游这块“大蛋糕”却持续带给魏海明一家甜蜜。
走进魏海明的家,朝南向阳的大屋里,宽敞明亮的铝合金扣合的走廊上,处处透着暖意。魏海明的爱人正在廊道上认真地绣着一双色彩斑斓针脚细密的鞋垫。旁边堆放的都是她绣好的物件——带着流苏的灯笼、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小老虎、袖珍可爱的婴儿鞋,这些城市里不多见的小饰品,在茶卡盐湖景区可是炙手可热。
农村妇女手艺巧,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绣。销路是镇上和附近旅游景点宾馆事先商量妥当的,每段时间都会有专人来收,等卖掉了又会有专人送来钱。
每到盐湖旅游的旺季,老魏的爱人都有绣不完的活儿,看着自己亲手绣的小物件一件件换成钞票带回家里,老魏的爱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放在以前,这份收入是魏海明一家人意想不到的,谁能想到闲暇之余自家绣的小物件如今也能成为家里的一大笔收入。因此,即便景区“闭门”这段日子,魏海明的爱人也没停下手里的针线。
都兰河的冰已经慢慢消融,待到春暖花开,各路游客汇聚盐湖景区之时,这些小物件就是魏海明家尝到的“大蛋糕”上最鲜美的樱桃。(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