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监测点密度不够怎么办? 西安长安区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平台探索公众服务与环境管理双赢

21.03.2016  11:44

  ◆本报记者王双瑾

  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虽然已经达到1436个,但对一些区县的覆盖面极为有限,有些区县可能只有一个国家布置的点位。

  就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来说,长安区是西安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但长安区建成区内仅有1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八水绕长安”,虽然辖区内就有潏河、滈河、浐河、皂河、沣河“五水”流经,但并没有1个水质自动监测点位,噪声监测的历史信息也是零。

  基于此,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长安分局在长安区政府的支持下,率先自力更生建设了西安首个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平台,建设了水、声、气监测站点、信息发布系统大屏等,完善了环境数据采集传输手段,既能说得清环境现状,拿得出解决办法,又能让公众看得见成效。

  ■水声气精细布点

  □环境信息有依据

  据了解,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平台监管系统目前已经建设运行1个潏河水环境监测点位、7个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和7个噪声监测点位。水环境监测点位还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

  “这些点位都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址的。”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长安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李森告诉记者,如噪声监测点位的选址就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类,长安区在辖区设定了除0类声环境功能区外,共设置了4类7个噪声监测点位。

  不仅参考国家标准,监管平台的建设还结合了长安分局环境治理的实际需求。由于长安区商混企业比较多,容易产生扬尘,监管平台还将长安区内20家商混企业以及23个街办的PM10、PM2.5监测数据也进行采集和发布,让公众实时了解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对噪声值的监测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记者了解到,7个噪声监测点均布置在长安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区域,李森告诉记者,这主要是考虑到城市中噪音扰民事件频发,长安步行街广场附近的居民总会受到广场舞舞曲、锻炼的人群发出的器械声音、高音喇叭招揽顾客等噪音的影响。因此,噪声值的公布和对噪声预警工作非常有必要。

  “我们希望通过精细化的布点,既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又能满足我们实际工作需要。”李森表示。

  ■实时公布信息

  □拓展发布渠道

  记者跟随长安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长安广场,环境监测信息电子大屏幕左侧显示着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以及PM2.5、PM10、NO2、O3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值,屏幕右侧滚动显示有各个监测点位当前温度、噪音分贝、扬尘等数值。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安广场大屏幕是一个综合发布系统,实时将各个监测点位的环境数据汇集,通过电子大屏幕及时向公众进行发布,为市民了解周边实时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污染源信息等提供便利。据了解,除长安广场外,长安区政府广场、子午大道、华美十字、韦鸣路等人口密集的区域均建有环境信息发布大屏幕,实时发布各监测点位的环境质量信息。

  “这些环境监测信息基本上5秒钟就会更新一次。”李森告诉记者,这些大屏幕就是监管平台配套建设的信息发布系统,主要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知晓环境质量状况。

  目前,信息发布系统只有7个大屏幕,未来,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平台还将开发手机客户端,将公布在电子大屏上的环境监测信息和环境提醒信息直接推送到市民的手机上。如果有些市民不太喜欢嘈杂的锻炼环境,就可以在出门前用手机查看环境噪声值,再决定是否出行。

  环境监管平台目前总共包括3个模块,分别为空气质量模块、声模块和水模块,除了屏幕上显示的空气质量、噪声等信息,系统还内置了水模块,可以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水质常规5参数(pH值、温度、溶解度、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变化信息。

  ■用好环境质量数据

  □发挥预测预警作用

  “摸清楚全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用好环境质量数据,实现预测和预警,服务于环境管理。”李森表示。

  目前,由于平台还处于数据积累阶段,监管平台更多地发挥着监测作用,各模块的预测预警功能还在进一步地完善当中。未来,随着空气质量信息的长期积累,可以形成长安区环境空气动态数据库,从而建立起区域“霾模型”,实现“霾预警”。

  系统预测预警模块完善后,不仅可以实现未来3天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还可以分析出这3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及成分,并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政府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便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保障辖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同时,噪声模块的预测预警功能也在建设过程中,建成后可以根据实时噪声数据,对噪声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噪声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市民生活提供便捷。同时,大屏幕也会滚动显示噪音的危害,倡导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不要干扰到他人的生活。如果市民一旦生活受到噪音污染,大屏幕也明确鼓励市民拨打相关职能部门的投诉电话,及时进行举报。

  “这也是体现了社会化监管的内涵,让公众看到污染源,积极举报污染现象主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李森说。

  “监管平台的预测预警功能实现后,将极大地促进治污工作,有利于环保部门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李森表示,平时,平台可以预测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为掌控污染物总量对当地的影响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遇到环境突发状况时,平台也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夯实数据基础

  □打造多功能平台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长安分局副局长杨怀北表示,虽然系统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数据是基础,下一步,监管平台将继续在数据采集上下功夫。首先要继续完善数据采集手段,在定点采集、自动监测的基础上,采用视频采集、移动终端采集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

  同时,监管平台也要进一步拓展数据采集范围,霾模块将纳入辖区内省控、市控废气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数据,水质监测点也将在更大范围内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采集更多数据,以提供更精确地水治理方案。

  在完善数据的基础上,监管平台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发挥好各模块的预测预警功能,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未来的监管平台将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多功能平台,对内可以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实现预报预警功能,对外可以实现环境信息发布,实现与公众互通共享。”杨怀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