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热播专家:盗墓题材风行不是正能量
近日,由南派三叔授权改编的电视剧《盗墓笔记》开播,令众多“盗迷”们直呼过瘾。与此同时,《鬼吹灯》等盗墓小说再次风靡,重新登上畅销书榜。盗墓与考古,这二者有何区别?盗墓图书风行,对考古有何影响?对此,考古学者指出,盗墓类小说畅销不是正能量,民众不能据此了解真正的考古,而盗墓者出于利益驱动的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盗墓对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盗墓笔记》的原著小说中,主人公遁地潜海,在一座座古墓中寻找无价珍宝,但真实的考古却与此截然不同。现实世界中,大部分考古工作对象是古代遗址,哪怕是这片遗址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泥土沙尘,废石木屑等都会被考古学家视为珍宝。
但有许多老百姓会产生疑问:同样都是获取墓葬中的文物,盗墓与考古有什么区别?对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指出:“盗墓是为了获取财宝,考古是为了科学研究。二者动机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就不一样。盗墓往往为求便捷,为得到文物不择手段,而考古人员为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要把墓葬的所有结构搞清楚,力求文化遗产的完好。”
盗墓之风,古已有之。张建林介绍说,以唐墓为例,因珍贵的东西都在墓室,盗墓者为了快速得到文物,往往在墓室的顶上或是引道的顶上直接打盗洞,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墓室盗取文物。
据了解,盗墓者通常在两个晚上就可以把墓盗完,而对于考古者而言,开掘整个墓葬一般需要半年准备时间。期间,考古者首先要利用勘探手段准确掌握墓葬的位置、范围、结构,之后才能制定发掘方案,然后开始自上而下逐层挖掘。
正是有过多次勘探墓葬的经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陈建立感慨万千:“近些年中国盗墓情况十分严重,盗墓者往往受到利益驱动,组成上百人的团伙作案,这对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盗墓小说畅销不是正能量
当前,在网上搜寻关键字“盗墓小说”,会出现许多诸如“中国十大盗墓小说”“盗墓类小说排行”等词条。在6月18日的“盗墓类小说人气排行”排行中,《盗墓笔记》《盗墓之王》和《青囊尸衣》位列前三。
从网友评论来看,许多人认为盗墓小说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历史、考古、宗教、神话、枪械知识等,“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但在专业人士张建林看来,盗墓类小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般读者的猎奇心理,但它并不是一种正能量,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了解真正的考古。
谈到盗墓细节,陈建立直言,小说中或影视剧中描述的那些在盗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机关,其实他们在考古挖掘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过。“也许古人有设置防盗机关的想法,但在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早都腐朽了。”但陈建立建议,挖掘过程有一定危险性,要小心塌方,注意防护细菌侵害等。
当前,盗墓行当发展到今天已日趋产业化,这不禁让众多专业考古者忧心忡忡。张建林介绍,上世纪曾有日本学者提出“九十九人考古”理论,即100个人里要有99个人知道考古是什么。“公众考古值得推广,它从正面向受众解释和宣传考古知识,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从而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对此,陈建立补充道:“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能让百姓真正参与到考古挖掘,以及后期实验室的检测和整理。体验考古活动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训练一种科学思维,是值得推广的。”
民间收藏过热助长了盗墓行为
除了盗墓行为的广泛存在,近年来伴随收藏热的升温,鉴宝类电视节目也日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鉴宝类栏目已有20档,而在最高峰时曾有50多档。有观点指出,正是在这种浮躁的电视文化推动下,挖“宝”寻“宝”、造“宝”、贩“宝”已成风气。
“民间收藏过热助长了盗墓行为,但民间收藏的本质目的是一种变相投资,而不是保护文物本身或是提升自身品味。”张建林评价,许多人在获得一件“文物藏品”后,往往会去找考古人员做鉴定,核心问题无非两个,一是文物是真是假;二是文物的市场价值。
面对收藏者问题,张建林直接回应:“我真的回答不了,要鉴宝,你们真的找错人了!第一,我们发掘出来的文物基本都是真的,假的我也并没有见过。第二,我们发掘文物为的是获取文化信息,也不倒卖,如何知道能值多少钱?”他说,很多收藏者怀揣赌徒心态,但作为考古者他对于鉴宝类节目也深恶痛绝。
之前曾有评论文章写道:“本质而言,鉴宝当属于质量检验的工作,真伪的判断当有三个前提:一是科学严谨的技术;二是公平正义的程序;三是可靠可信的监督。”
对此,陈建立表示:“盛世收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养,但文物收藏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把它和具体的价格联系起来,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光明网实习记者 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