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雪莲花盛开香四海 我省本土影片佳作迭出
首个女性题材创投纪录片《冈拉梅朵》开机
2016年8月8日,由克丽缇娜集团出品的首个女性题材创投纪录片《冈拉梅朵》在平静、蔚蓝的兰措(意圣湖),举行了隆重而富有藏族特色的开机仪式。
今年6月15日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酒会暨克丽缇娜“女人勇敢爱”创投颁奖仪式上,正式揭晓了本次纪录片创投项目的“最佳提案奖”《冈拉梅朵》,获奖者将同时获得最高100万元人民币的特别资助,并在明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做全球首映。上海国际电影节副总经理王晔也表示此次纪录片单元首次与克丽缇娜品牌合作,利用民间优质社会资本,提供独立制片的导演发展的舞台,同时大力推动了优秀纪录片作品的创作及发展。
纪录片《冈拉梅朵》出品方代表克丽缇娜集团大中华区品牌营运长赵承佑先生、导演扎西青朋携主创、制片公司以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松乡代表出席了开机仪式。
纪录片来自于生活,出于真实。“女人勇敢爱”,就是希望每一个女人更自信,勇敢去爱自己、爱别人。
我们期待着《冈拉梅朵》在明年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全球首映!
《冈拉梅朵》内容简介
《冈拉梅朵》是一部关于青藏高原上当代游牧民生活的纪录片。
该片记录了来自藏地的女主人公——索南吉考入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后继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她试图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但在千百年来牧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差距的碰撞下,城市里的绚烂火花在大草原里只像一颗划过的流星,遥不可及而难以触摸。她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创造的美却无人接收,顿时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驱逐的孤狼一样,很难融入原有的生活环境中。困惑、迷茫再次紧紧地缠绕着这位纯朴、真挚的草原女孩。最终她重新走进了这熟悉而陌生的大草原,寻找草原游牧民们属于自己的美和灵魂,以及这大草原通向霓虹灯的那扇大门。该片也折射出当代藏族女性在传统禁忌之下的生存状态,反映当代藏族女性的现实处境。
拍摄大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游牧产业已经深受工业文明和当代文明的影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现代传媒等因素的文化冲击,使传统的游牧民文化也开始面临生存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社会对藏族女性在政治、经济、宗教、婚姻、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不少戒律和禁忌进而被打破,女性在向现代化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把自己在现代文明中所学到文化融入到传统文化中,这成了本片重点呈现的内容。
该片通过藏族女孩在城市学习的美容、美发的技能以及着装方式的改变等,让自己的审美观直接应用于传统社会里进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从刚开始被取笑和不认同到后来重返草原寻找适合本民族的审美的特性化妆和着装,终于懂得了自然之美是藏族女性最重要的审美观,心灵之美比外表之美更重要的本源,同时也表现了高原女性纯朴、善良、勇敢、智慧,为实现梦想而坚韧不拔的雪莲花一样的品格。
导演札记
《冈拉梅朵》是以表现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人物为主要描述对象,真实地从三个维度塑造人物性格和故事。
色彩
很多纪录片在选择拍摄对象的时候倾向于更有色彩感的人物。就草原牧民生活而言,他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酥油、喝的是奶茶、穿的是羊皮、治病用草药、取暖靠牛粪等,逐水草而居,大自然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本片选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姑娘,学习美容美发的职业,对藏区的生活状态而言更富于戏剧性和可看性,能诱发观众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色彩感。
重量
该片是重量感的小人物,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支撑起整个电影的叙述。传统、纯朴、羞涩的草原女孩索南吉去城市的大环境中学习,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但很难改变自己潜意识中固有的东西。该片表现出她在现代和传统的矛盾中寻求融合统一的心理历程。主人公选择的职业在受到现实和传统的制约和生存压力时,现实感越强,越复杂,人物重量也越凸显。
矢量
矢量也是故事的深度。有了人物的色彩和重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物的矢量。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妇女不同程度的在宗教、生活、服饰、饮食、语言都有禁忌。本片通过草原女孩索南吉学习现代的文化,打破传统禁忌习俗为故事的切入点,打破日常状态的平衡,人物处于失衡状态,从而激发动力。
扎西青朋简介:
扎西青朋:1980年4月出生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家庭。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毕业,2014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现工作于青海省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作品《藏族妇女的生活》(2008)、《牧人之子》(2012)《藏族妇女的生活》2010年荣获《中国台山新富源杯》纪录片评选暨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DV类金奖。
主要作品:
2009年纪录片《渴望》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大赛银奖;
2010年纪录片《藏族妇女的生活》荣获《中国台山·新富源杯》纪录片评选暨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DV类金奖;
2010年纪录片《玉树—不要哭泣》荣获第七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校园新闻类评比类金奖;
2014年纪录片《牧人之子》荣获“2014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玉昆仑国际纪录片选片评选人文类入围奖;
2014年8月该纪录片在美国纽约MOMA纽约现代博物馆展映;
2014年3月纪录片《牧人之子》在日本第三十届民俗影响大会上展映;
2015年6月纪录片《冈拉梅朵》项目获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创投最佳提案。
《拉姆与嘎贝》故事简介
漂亮的拉姆在感情上遭遇过挫折,对婚恋格外慎重。尴尬人偏逢尴尬事,追求者嘎贝的已婚身份再度让拉姆陷入泥潭。
拉姆是科乃村最漂亮的女人,几年前却遇人不淑并惨遭抛弃,只能带着私生子艰难度日。此时,生意人嘎贝热切地追求拉姆。拉姆向嘎贝提出,必须先领结婚证,才可以正式在一起。
村里将于春节期间演出《格萨尔王传之地狱救妻》(即《阿达娜姆》)。拉姆被村民推举扮演女主角阿达娜姆——这是一个因罪孽深重而堕入地狱的女人。在排练场,一个村民说破了拉姆和嘎贝的关系,领取结婚证的计划因此提前了。当拉姆在民政局得知嘎贝四年前曾领过结婚证的情况时愤然离开。
《阿达娜姆》于正月十五晚上正式演出,当演到格萨尔踏上超度旅程时,舞台因冰雹天气的影响突然断电,演出被迫终止。村里人觉得拉姆走了霉运,有人甚至开始用阿达娜姆来称呼她。
再说嘎贝,他的前妻措叶合曾有一个谈婚论嫁的男友,但男友死于一场车祸,绝望下她答应嫁给嘎贝,在结婚那一晚她产生了出家的念头而离家出走皈依佛门。
嘎贝艰难地找到了前妻并解除了和她的婚姻关系,最终得到了拉姆的谅解和爱。这次,他们没有急着办理结婚证,而是忙碌于由他们垫资再次演出的《阿达娜姆》。
《阿达娜姆》是藏族格萨尔王时代的一个女子,美貌出众但她不知行善,终日以杀生为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格萨尔王,深深为他不凡的外表和气度吸引,爱使她不再杀生,从此两人结为夫妻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松太加作品
导演作品
2015年《河》
2011年《太阳总在左边》
编剧作品
2011年《太阳总在左边》
剪辑作品
2011年《太阳总在左边》
摄影作品
2007年《寻找智美更登》
2011年《老狗》
美术作品
2005年《静静的嘛呢石》
2007年《寻找智美更登》
2011年《老狗》
获奖作品
2015-10第9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青年电影奖《河》(获奖);
2015-01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人代单元《河》(提名);
2011-10第30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单元大奖《太阳总在左边》(获奖);
2011-06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亚洲新人奖《太阳总在左边》(提名)。
导演阐述
几年前我从北京回到故乡和朋友在茶屋闲聊时,透过窗户望见一位气质非凡的女孩从楼下破旧的马路上缓缓而过。朋友望着女孩的背影脱口而出:“阿达拉姆!”我出于好奇向朋友打听这个称呼的来历,因为“阿达拉姆”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美貌却凶残的妻子。结果朋友向我讲述的却是一个有点荒诞的故事:女孩本名“南措吉”,在村里的剧团中扮演因为凶残死后堕入地狱的“阿达拉姆”一角。那天晚上演到格萨尔准备超度阿达拉姆灵魂时,突然下起冰雹使演出不得不中断。村里人觉得南措吉是个苦命的女人,老天爷不让她从地狱超度所以就用冰雹来中断演出,于是女孩名字慢慢变成了“阿达拉姆”。
我听到这件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问自己现实与故事的界限在哪里?有时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是那样得模糊,很难判断何为真实何为虚幻。在故乡特有的宗教信仰、文化氛围下,每个个体必定遵循内心固有的价值秩序,但这样的价值秩序在受到当下现实社会的冲击时往往会变得非常“荒诞”。尤其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现实背景下,个体往往很难平衡信仰与现实。为此我很想探讨爱情及婚姻等价值观在遭遇时代背景冲击时个体的窘迫与无奈,以及人性在灰暗时期的温暖光亮。(文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