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共赢”的目标——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系列报道之六
秋日的果洛草原,寒意渐浓。9月3日一大早,达日县建设乡赛尔哇村牧民要合洛就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自家草场,拿出灭鼠药,撒到一个个鼠洞口上。近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持之以恒采取退牧还草、减畜、种草、灭鼠等综合措施,要合洛和乡亲们的草场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要合洛居住的黄河源区地处三江源腹地,“中华水塔”、“地球之肾”……既使是在最偏远的草原,这些名词早已为这里的广大群众所耳熟能详。的确,三江源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变化对全世界的气候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增大青海生态贡献的独特优势。三江源生态地位独特,是青海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响亮的品牌。”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定位明确。
多年来,我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一项历史责任,确立“生态立省”战略,把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作为“三区”战略之一,从全局的高度安排部署,强力推进。
退牧还草、黑土滩治理、沙化治理等25个项目,覆盖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累计投资77.12亿元——自2005年国家《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我省在三江源地区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项目。
住在长江源头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宫保如今变成了“城里人”。因为实施草场禁牧项目,他和村里的乡亲们响应号召,离开了他们世代生活的长江源区的沱沱河草原,举家迁到位于格尔木市南郊、国家专门为他们修建的长江源新村,宫保和他的邻居们都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成了建筑工地的工人,有了固定的收入。
不仅仅是长江源村,不仅仅是沱沱河草原,从澜沧江源到长江源头,翻过巴颜喀拉山脉,再到黄河源区,在青海高原上广大的区域内,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项目区建成饲草料基地5万亩、建设养畜户3.04万户、建立生态移民社区86个,省财政共投入6亿元改善了三江源区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出资3000万元建立了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自2009年起每年下达4000万元的生态移民群众生活补助,2004年至今,项目区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
让我们看这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通过实施一期工程,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地表水增加82.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源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主要湖泊净增加760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干重)每亩45公斤,比1988—2004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森林面积净增加到150平方公里,荒漠面积净减95万平方公里,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三江源区已发现有中国植物特有属25个,占全国特有属214个的11.7%,特有种50种左右,这些珍贵物种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三江源野生植物基因库完整性增强。
镜头从三江源地区移向青海湖周边的广大区域,以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地鼠害防治、水土保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以禁牧搬迁、小城镇建设、人畜饮水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人工增雨、生态监测、科技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保护支撑项目全面展开。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改变,不仅减缓了我省藏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而且促进了生态保护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群众中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得到实惠,达到了争取人、凝聚民心的效果,实现了生态保护、农牧民增收和区域发展的“共赢”。
让“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今年1月10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二期总投资160.5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和支撑配套2大类24个项目,涵盖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和格尔木市共3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4.6%,投资和辐射面积均比一期增加了1倍多。
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着力在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国家公园制度和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以此为牵引,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整体带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创新,彻底改变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实施单一环保工程的做法,筑牢生态屏障,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从根本上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可持续性。(苑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