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三新”从基础开始 ——省军区着眼“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推动部队建设纪实
5月的高原阳光和煦、充满生机。
高原军营,号角轰鸣、战鼓雷雷。连日来,省军区拉开狠抓部队基础课目训练大幕,训练场、作战室、指挥方舱……将军、校尉、战士、民兵……不分昼夜练指挥、练技能、练体能……
“隶属关系变了,职能使命新了,但“姓军”的本质没有变,练兵务军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任司令员李松山在一次党委会上这样说。
去年底,省军区抽点8个人武部进行年度军事考核,3个单位的总评合格率低于60%;有个别人武部组织应急分队赴陌生地域执行抢险救灾演练,竟然因为不熟悉地图,找不到目标。
年初以来,针对一些干部军事体能不达标、军事技能不过硬的问题,省军区党委决定在全区开展三级机关军事能力集训,采取“日练习、周测试、月考核”的形式,对全体干部军事指挥基本能力进行强化。
“隶属关系改变,职能使命调整,还搞‘读写算画’,‘卡秒读环’的老套路,有意义吗?”随着军队调整改革进程的推进,部分干部对这项工作产生了质疑,有的认为省军区的主业是国防动员、征兵,军事技能作用不大,抓不抓无所谓;有的认为抓基础训练是形式主义,表面轰轰烈烈,实质劳兵伤财。
“基础训练看似‘外练筋骨’,实则是‘内练心气’。”省军区政委李宁在一次行政例会上及时纠偏。结合“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发动官兵开展“观念积弊”大反思、大清理,广泛开展基础训练“练考评”,区分干部、战士、专武干部等不同层级和对象,着眼短板和弱项,采取分类分项、逐门攻关、专家授课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建立个人训练考评档案,采取周测试、月考核的办法检验成果,并对参训情况、测试考核成绩进行登记备案,并作为晋职晋衔、评功评奖、任职资格的认证依据。
“头脑风暴”的蓬勃掀起,激起练兵场风雷涌动。“不破除观念痼疾,难以打牢根基。”“练不好基本功,就跑不好‘第一棒’”成为官兵共识。
“不管怎样改革,战斗力建设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标准只会越来越高”,省军区领导说。
有一次,省军区采取不打招呼、不预先号令的方式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应急出动考核,7个民兵应急分队,2个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3个战备物资不齐全……
看着上报的数据,省军区领导百感交集:基本的战备观念和能力都没有,还讲什么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呢?
事后,省军区派出工作组对全省人武部和部分乡镇武装部基本建设、战备物资储备等15个方面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发现,从作为“一线指挥部”的县(市、区)人武部,到处于“前沿阵地”的乡镇武装部,均存在问题。
“经济基础薄弱,工作开展较难,就可以降低标准吗?”一次全区电视电话会上,省军区党委发出号召:身在高原,更要稳扎稳打,工作不但要干,还要用脑子干,有针对性的干,主动适应新要求,干出新业绩。
为此,省军区联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强民兵预备役“三基”建设意见》,细化量化14个方面的工作,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装备物资配备、日常经费保障项目、标准、方法、责任等逐一作出规定,并将其纳入地方年度工作绩效考评中。
通过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三基”建设,43个县(市、区)人武部基础建设全部达标,每个县区应急分队“三室一库”硬件建设配套齐全,一些县区基础设施实现了“集成化、箱组化、标准化”,甚至超过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民兵分队硬件建设水平,同德县建立的全省第一支常态化备勤分队30分钟内可完成全装全要素出动。
基层是改革强军的起点,也是终点,而基层武装部又刚好扎根在这两个点上,在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前不久,省军区联合地方深入7个乡镇检查调研后备力量建设情况,大家一致感到:个别专武干部地方气息浓郁,穿军装没军样,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和法规政策都不懂。
“专武干部是落实民兵工作的触手和前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水平。”省军区领导深谙其道。
由此,省军区从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提高组织指挥能力、拓展现代军事知识、掌握民兵政策法规等方面入手,把专武干部培养成既熟悉民兵工作又熟悉地方经济工作,既会组织领导又会具体抓落实的多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近日,西宁警备区组织全市89个乡镇、街道、社区基层专武干部进行集训。翻开集训计划表,国防动员政策法规、征兵形势分析、军事基础理论,到队列训练、基本指挥技能、军事体能组训等,3天课时安排得满满当当。
“白天学习训练近10个小时,很多专武干部还一直在电教室忙加班加点到凌晨。”凌晨已过,第一次参加集训的湟中县土门关乡武装部干事杨晓红依然在学习室紧张备考。她说,这些业务都是和平时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现在不掌握好,下一步在开展工作时就会出现差错。队列训练场上,湟源牧校武装部部长张海生因为体力透支晕倒,硬是坚持全程完成训练。负责教学和后勤保障的警备区司令部马参谋介绍,集训队的专武干部每天都是“白加黑”,训练场上个个虎气十足。“紧张有序的训练生活,让我们找回了姓‘军’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张海生的一席话,道出了参训学员的心声。(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