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包虫病流行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将包虫病防治工作作为提升农牧区群众健康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扩大人群筛查、加强医疗救治、注重源头防控、狠抓宣传教育等有力措施,全面打响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着力遏制包虫病流行蔓延态势,全省包虫病平均患病率大幅下降,从 2012年的0.63% 下降至今年的0.32%。
一是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将包虫病防治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王国生书记和王建军省长多次作出指示、提出要求,高华副省长亲力亲为,定期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部门联席会、现场推进会和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协调联动,在加大资金投入、全人群筛查、规范患者治疗管理、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专业人员技能、落实家犬登记管理和定期驱虫、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全力推动包虫病防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是开展 综合防治攻坚行动。 在玉树、果洛两州全面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行动,建立州(县)委书记、州(县)长任“双组长”、州(县)级干部联点各个乡镇督战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和报刊、网络、微信平台等渠道,采取打造包虫病防治先进事迹报告团、举办健康讲座、播放包虫病防治新闻、宣传片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包虫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全年编印和发放藏汉双语宣传画、宣传片、手册、折页220余万份。打造“12345”宣传品牌,积极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进机关、进村社、进学校、进寺院、进牧户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坚决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的氛围和声势。
三是加大 筛查和救治力度。 启动全省包虫病筛查数据库和患者救治数据库建设,按照优先筛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诊患者应治尽治、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开展人群筛查,目前已筛查人群194万,确诊患者1997人,手术治疗814例,其余均给予免费药物治疗。以分级诊疗为依托,建立省级三甲医院为诊疗中心、州(市)医院为诊疗基地、县级医院为诊疗救治站、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诊疗管理站的“四级”分层诊疗联动机制。大力实施本省以及军队优质技术力量帮扶行动,完成带教手术360台,帮助基层医院组建了能够独立开展包虫病手术的医疗团队,不断提高基层包虫病医疗救治的可及性,基层防控和救治能力明显提升。
四是 持续加强传染源管控。 协调多部门综合联动,以犬驱虫、羊免疫、犬粪无害化处理为重点,不断加强犬只登记管理,落实“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策略,全省共登记管理家犬56.66万条,清理捕杀病犬、无主犬1.2万条,累计家犬驱虫514.26万条(次)、流浪犬33.59万条(次)、免疫家畜932万头(只)、无害化处理动物内脏103吨、捣毁私屠滥宰窝点36个、清理小型屠宰场点12个、开展居民定居点及外周1公里半径范围内灭鼠行动1008万亩,实施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效降低了包虫病流行和传播风险。
五是积极开展 人才培养与 科技攻关。 通过订单定向方式为玉树、果洛等重点流行地区免费培养专科以上的包虫病防治方向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在省级医疗单位通过“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包虫病防治优秀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加大“引才、引智、引技术”力度。同时,大力支持省人民医院包虫病研究所、青海大学高原人畜共患病研究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包虫病治疗中心等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开展相关研发和研究,在全国率先摸清了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和加拿大棘球绦虫的流行和分布,为指导我省包虫病防治提供了科研基础。
六是逐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通过积极争取,玉树、果洛州成功纳入国家三省藏区包虫病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巩固省际、州际和县际间联防协作机制,组织人员学习借鉴四川石渠成功经验,全面加强与四川、西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信息互通,积极参加川藏青三省(区)包虫病联防工作会议。指派专业人员支援西藏林芝、那曲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围绕“包虫病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等内容开展培训,帮助西藏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包虫病影像学诊断水平和项目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