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以来,我省林业科技工作不断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推动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术成果转化,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努力,全省林业科技工作进入了投入最多、科技成果转化最快、科技支撑水平和能力提升最强的时期。
一是林业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十二五”期间,各级林业科技工作者以解决林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突出技术难题为研究重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多部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大批林业科技成果,为全省林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累计投入科研资金6996.6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43项科研项目,培育出3个枸杞新品种,审(认)定21个林木良种,取得83项省级科技成果,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比“十一五”提高8.1个百分点。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首次开展了全省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研究项目,取得了《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青海省生态资产评估》等12项技术成果,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在大区域进行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资产核算提供了成功的技术体系和可借鉴范例,填补了我国在省域范围同时开展生态资产核算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空白,反响强烈,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在开展科研的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紧密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比“十一五”提高10.7个百分点。累计投入林业科技推广资金6300万元,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88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比“十一五”提高10.7个百分点。建立省、市(州)、县级科技推广示范点35处,示范面积达16.5万亩,示范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比常规造林高出12%。建立新技术造林示范基地1.66万亩,新品种苗木基地4860亩,培育各类苗木710万株。征集省内外科技成果162项,建立全省林业科技成果储备库和推广项目库,储备科技成果95项、科技推广项目60余项。
三是标准化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各级林业部门结合生产实际,加快了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五年间,全省林业系统累计制定林业地方标准99项、国家行业标准2项,制定标准数量比较“十一五”增加2倍多。编印《青海省林业地方标准汇编》,建立国家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建省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积极引导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制定和研究。标准数量大幅增加,标准研制水平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青海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成运行,2015年对24家企业的263批次林产品开展了检验检测。
四是生态站网建设迈出新步伐。为深入开展青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和价值评估,为我省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将生态站建设成为集野外观测、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野外科研基地。根据国家《总规》,加快推进了生态站网建设,组织编印了《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已建成共和荒漠、三江源湿地2个国家级生态站,青海湖湿地、大渡河源森林、贵南荒漠等3个生态站建设已获得国家林业局建设批复,目前正在筹建之中。
五是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省林业厅设立了“青海省林业科学技术奖”,制定了《青海省林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首次开展了青海省林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为充分发挥林业专家作用,省林业科技管理部门组建成立了“青海省林业专家库”和“农村林业技能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制定、科学研究、技术引进与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全省每年选派40名林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指导、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活动,有力促进了林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