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联动的又一项惠民工程

25.12.2015  11:59

  西城大街连接线

  西城大街连接线

  西城大街北侧立交

  西城大街南侧互通立交

  12月24日高速收费制式正式调整,调整区域内车辆一律免费通行;对15处收费站进行统一撤销;匝道下线口交通标志一并优化;每年15亿费用省市共同承担,这是今年又一项值得大大点赞的惠民工程。这一重大利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积极配合主动作为

  自省委省政府部署收费制式调整工作以来,西宁市积极开展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收费制式前期调研、论证等工作,配合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完成了《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收费制式调整方案》,经省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旨在充分利用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网更多地承担城市交通功能,有效缓解西宁市区交通压力。

  提出“外环内网”交通一体化思路,开展了对南北高速道路、各连接互通的现场勘查,掌握路网具体结构,整理工作前期准备资料,收集数据对外环内网进行分析研判。以“就近出入、均衡流量、盘活路网、有效控制”为原则,制定外环内网交通一体化组织管控方案、外环高速管理办法、外环高速应急响应方案、道路改造渠化建设项目等方案。为落实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外环内网”工作推进会与现场协调会,市委书记王晓、市长张晓容、副市长王平多次前往道路实地调研,确保年内外环与内网互通,通过加快城市整体道路网的同步规划建设,实现外环内网交通的一体化。

   多措并举保障落实

  根据省、市管辖道路的渠化改造筹备、道路维护职责、路网通行组织、日常管理分配等方面的具体安排;编制《西宁市高速环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西宁市高速环线通畅、快速、高效运转,提升对高速环线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管理服务水平,并保证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启动。

  经过数月努力,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收费制式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南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预计西宁南北高速环线日均总通行能力将达到13.5万—15万辆标准小客车,收费制式调整后,预测可将西宁市区20%以上的车流量分流到周边高速公路网,可有效缓解西宁市区交通压力。从技术角度讲,ETC收费系统可实现与全国联网。

  根据整体交通环境变化,计划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对道路改造、交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道路交通动态更新。通过城市整体道路网同步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充分实现外环内网交通的一体化,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西城大街湟水河桥

   外环内网畅通西宁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交通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将以收费制式调整为有利契机,紧紧抓住高速公路收费制式调整机遇的窗口期,加快“畅通西宁”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城市道路“外环内网”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贯通交通主动脉、优化交通网络,实现主城高速的外接、中连、内循环,推进主城70公里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形成外环内网的中心城市半小时快速路体系,并将新建设主城高速外环线峡口路、西城大街等6条连接线,5座互通立交,连接线长8.78公里,实现主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内网建设工作包括西塔高速改线工程、凤凰山快速路工程、昆仑大道西延、师大新校区片区、门源路片区等道路。

   新闻背景

  近年来,交通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西宁城市的承载力,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了交通出行环境。但是,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和城市实际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交通建设的步伐越来越难以跑赢快速的“拥堵”。特别是随着青海知名度的日益提高,近几年来青海自驾游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旺季更是达到井喷程度。夏季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排成长龙的阵势几成常态。为此,缓堵保畅越来越成为不易但必须面对的难题。

  省委省政府、省交通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针对西宁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象,结合广大市民意见,从规划层面探寻解决之道,积极开展畅通西宁工程,制定出“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收费制式调整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西宁市“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格局的要求,促进西宁市“畅通西宁”工程的实施,省交通运输厅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以南绕城高速公路建成为契机,开展了西宁周边高速公路收费制式调整方案的研究,目的是充分利用西宁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网更多地承担城市交通功能,有效缓解西宁市区交通压力,切实提高市区道路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