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省“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冬季

02.03.2017  13:21

青海湖出现史上首次不能完全封冻情况。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景 通讯员 金泉才 报道)记者从青海省气候中心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16年冬季,我省经历了一个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

  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2016年至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1日~2017年2月28日),我省月平均气温为-6.7度,较常年偏高2.4度,列1961年以来气温最高值。全省各地平均气温在-13.6至-0.2度之间,西宁、祁连野牛沟、兴海、玛多、玉树、贵南、都兰气温较常年偏高0.5至1.9度,省内其余地区普遍偏高2.0至4.5度,其中民和、乐都、大通、湟中、化隆、循化、互助、门源、祁连、祁连托勒、贵德、同德、同仁、尖扎、天峻、称多清水河、德令哈、乌兰、海晏、大柴旦、冷湖、甘德、都兰诺木洪等23个地方(占全省的48.9%)气温偏高创历史最高;共和、贵南、泽库、玛沁、久治、囊谦、都兰、格尔木等地为次高值。

   什么原因所致?

  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受西太平洋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伯利亚高压偏弱等的影响,我省大部分时间维持晴好少云天气,温度持续偏高,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会带来哪些影响?

  从有利影响来看,气温偏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供暖成本;东部农业区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

  但从不利方面来看,气温偏高利于病菌、虫卵等滋生,呼吸道等疾病大大增加,全省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也一段时间异常偏高,火灾风险相应增加。而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为受周边气象监测站点气温与常年相比偏高的影响,出现了(监测)史上首次不能完全封冻情况。

  根据青海省气候中心气候趋势预测, 3月16至18日、20至22日、26至28日,我省农业区、环青海湖区、柴达木盆地有3次雨(雪)天气过程,易造成道路积雪、积冰,建议交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