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发展综述
连续四年,我省“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7%以上。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仍保持20%左右的增速,“三农三牧”、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53%。
政银携手,通过“一个完善、两个创新、三个覆盖、四个联动”,青海正在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新路。
完善政策体系 促进财政金融联动
省委、省政府在着力推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中,把强化金融对薄弱领域的支持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强化政策引领支撑,创新财金联动机制,近年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金融服务“三农三牧”、小微企业,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薄弱地区金融服务省级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多个配套文件。
近年来,省财政设立2亿元风险补偿基金,为省信用担保集团注资3.5亿元强化政策性担保,重点支持“三农三牧”、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发展;对新设金融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对在边远地区设立网点、布设POS机、ATM机和定时定点服务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补贴,对企业上市、挂牌和融资的中介费用给予补贴,对涉农贷款增加明显支持效应突出的县域金融机构给予补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生金融服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系列具体举措的实施,形成了政策引领与财金联动并举的政策框架体系,为提升金融服务薄弱领域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金融三基”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根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的部署,我省开展了金融干部“双向挂职”到县级任金融副县长,组建了全省乡镇金融指导员队伍;举办“青海金融讲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金融行业骨干增强运用金融工具促进发展的能力;近四年,共举办以企业战略投资与资本运作、金融服务薄弱领域、企业上市挂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及国际金融前沿知识学习为主题的各类培训班150多期,培训1.23万人(次)。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争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国开行推出的“国开农贷”、“国开微贷”模式,农行推出的“农行+协会(公司)+农户”模式,省农信联社推出的“紫丁香·福农卡”小额循环贷款等,都在服务“三农三牧”、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东市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产权、农业装备所有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活体畜禽所有权抵质押试点,为全省盘活农牧区资源、创新农牧区金融服务探索了经验。
实现金融服务三个“全覆盖”
针对乡镇布局分散、农牧民享受基本金融服务难的实际,我省涉农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齐心凝力,采取布设POS机、电话转账机等方式,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消除113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今年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强化对“三农三牧”、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融资的政策性担保,成立了省信用担保集团公司,目前正在组建省级政策性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在全省设立80余家担保公司,实现省、市(州)、县三级融资性担保机构全覆盖;采取政府主导并出资、群众受益的“整县统保”模式或政府引导、个人出资的“自筹模式”,在两个县开展了小额人身保险(丧葬险)试点,对贫困地区农牧民因疾病、意外死亡所产生的丧葬费用予以补偿,实现“生老病死”保险服务全覆盖。
四个联动增强金融综合实力
金融招商和激活民资联动。近年来,我省通过外引金融资源与内聚金融活力,引进新设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太平洋保险等30余家全国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深化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到目前已设立6家农商银行、1家农合银行。新设小额贷款公司、西宁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小额贷款公司再融资中心等150余家创新型金融机构。成立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推动186家企业挂牌,搭建了中小企业利用“四板”市场融资的新平台。
股份制银行和非银机构联动。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支持薄弱领域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9.3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5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7%和20.55%。政策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力度空前,国开行青海省分行累计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107.21亿元,支撑青海9万多户棚户区改造建设。非银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三农三牧” 、小微企业贷款30.7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2%;融资性担保机构“三农三牧”、小微企业担保责任余额292.58亿元,占全部担保责任余额的88.38%。
银行、保险和担保联动。近年,我省试点开展农牧区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出以涉农保单和活畜为标的的新型抵质押担保业务,建立了由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和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新型活畜融资模式。为高原农牧业量身定做的青稞、牦牛、藏系羊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至17种,今年,全省种植业保险开办县市达28个、养殖业保险开办县市达13个。开发了中药材、燕麦、藏香猪等具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力争在2015年将农业保险补贴险种增加至20种。
协调服务和信用建设联动。各级金融办与金融机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地方政府提升为金融机构服务的能力。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12%,比全国低0.04个百分点。开展金融生态县建设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共创建信用县1个、信用乡镇88个、信用村1247个;为2万户企业和362.4万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累计评定信用农牧户25.43万户。同时,广泛宣传金融政策、金融工具运用和金融风险防范等知识,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