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 高原大地铸辉煌
本报记者 薛 军
40年春风劲吹,40年沧桑巨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团结带领下,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持之以恒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高原大地描绘出精彩绚丽的画卷。
这40年,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又促进了大发展。这40年,是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蒸蒸日上的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新青海。今日之青海,正以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加快发展、融入全国、走向世界。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一幢幢崭新亮丽的高楼房屋、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风景树木、越来越便捷的交通通信设施……触目所及,让人强烈感受到全省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卓然成效。
改革开放前,全省公路多为砂石路。在农村,马车、人力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自行车还是稀有之物。40年来,青海人民怀揣梦想,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印证着青海经济快速增长的速度。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公路建设日新月异。
2001年,全长34.78公里的平安-西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青海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也是青海省公路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西宁至马场垣高速公路、西宁至大通高速公路、西塔高速公路、平安至阿岱等高速公路陆续建成。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省基本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脉络相通、辐射全省城乡的公路交通网。
2017年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900公里,实现了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公路,98.6%的乡镇、97.1%的建制村畅通。
2012年到2017年,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38.75亿元,是前五年的3倍左右,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引擎”之一。
交通事业的发展极大改善了全省发展环境,拉近了青海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铁路建设突飞猛进。
2006年,举世瞩目的“天路”成功穿越青藏高原。
2009年,我省首条地方铁路——柴达尔至木里铁路建成并试运营。
2014年,青藏高原首条高铁——兰新高铁全线运营。
2017年,西成铁路先导工程开工,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
2017年,青藏铁路公司首趟西宁至西安北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标志着青海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将极大促进和方便青海与内陆省份的互联互通。
兰新二线和西宁火车新站建成投运,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全面贯通,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
全省铁路事业的大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青海与祖国各地的联系,对加快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祖国西部边陲繁荣稳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民航发展提速增效。
1991年,西宁曹家堡机场落成并开航,结束了青海没有民用航空机场的历史,翻开了青海航空运输新的一页。
西宁曹家堡机场、玉树巴塘机场、格尔木机场、德令哈机场、花土沟机场和果洛玛沁机场的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一主六辅”机场运营格局已然形成,极大地提升了青海民航整体实力和运营水平。
中东、东亚、东南亚国际航线开通,形成了辐射高原、通达全国、连接“丝路”的航线网络,青海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民用机场和交通枢纽。
日益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一个又一个综合客运枢纽相继建成,手机APP订票、电子支付、自助取票等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丰富着人们的出行体验。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全省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水利部门围绕服务民生推动水利发展,依靠水利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基本形成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
一大批农田灌溉渠道、草原灌溉渠道、中小水库、水电站、机电灌站、农村牧区人畜饮水管道等相继建成。
黑泉水库、盘道水库、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调水总干渠建前工程、西宁第一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成。
“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工程、玛尔挡水电站、拉西瓦、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东西部开源节流、南北部保护修复”以水保生态、以水惠民生、以水促发展的治水实践,落实各类水利投资32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63年总和的1.2倍。
如今,水利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水利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受益也越来越多。
“引大济湟”等一批补短板、强后劲的水利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三滩引水”“引通济柴”等一批新项目正“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利扶贫攻坚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等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不断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及水的新形态、新功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及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城乡基础设施面貌一新。
全省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城镇建设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数量发展到145个,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85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了72.4平方公里,增长23.1%。2017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1%,较五年前提高了5.7个百分点。
《青海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5修编)》获国务院批准。全省设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5%,州府和县城所在地达到65%,设市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项目全覆盖。完成39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完成3143个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75.44%,高于全国61.46%的水平。
城镇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全省城市县城供水普及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78.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3.5%,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78.7%,分别较2012年末提高2.92、24.6、20.8、5.1和19.9个百分点。
西宁市和海东市分别列入全国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6.4亿元。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组建了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玉树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取得成效,9个市县(区)初步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
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置身于青海大地的人民倍感自豪。
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发展,各产业均迈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农业发展生机勃勃。
我省始终把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大力改善生产条件,调整农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农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40年来粮油增产。面对耕地少、复种指数低、土地产出率低的实际,我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积极性,调结构、抓特色,重科技、攻单产,一路走来脚步踏实稳健。
到2017年底,全省蔬菜产量171.4万吨、肉类总产45万吨、禽蛋3.8万吨、牛奶45万吨,冷水鱼产量已占到全国的1/3。每年牛羊肉还外销达6万吨,供应省外露地蔬菜50万吨。
40年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牧业投入持续较快增长。从1978年的人均113元,增长到2017年的人均9462元,40年翻了近84倍。贫困人口减少到27万人。中央和省级用于农牧业发展的投入逐年持续增加,2017年达到64.84亿元。
实施 “党政军企共建”“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农牧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广大牧区游牧民实现了定居,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实现了提升,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来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推广,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组建11个农牧业创新平台,建立了四级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了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通道,油菜育种、马铃薯脱毒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杂系列品种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牦牛育种工作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的空白,冷水鱼养殖已步入现代化发展轨道。
40年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从2013年开始,全省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已累计培训7.6万人次,认定新型职业农牧民11138人。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070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4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7家。家庭农牧场达到97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牧业建设的生力军。
当前,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自觉接受新观念、新理念,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企业+合作社+基地+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
40年来农牧业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生产关系不断变革创新。从取消农牧业税费,到实行农业补贴、支持“菜篮子”、 农牧业生产发展、农机购置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牧业生产力增长潜能得到不断激发和释放。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农牧业生产连年增产,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工业发展一日千里。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省工业和国有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为全省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保生态、惠民生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国家“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累计完成10048亿元工业投资, 201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790.63亿元,比1978年增长51.6倍。
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优化。着力建设15个重大产业基地,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占比14.6%;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基本构建起5个千亿级产业基地、10个循环产业集群和12条循环产业链。
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十三五”以来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和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引进与应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2亿元,较2015年提高10.8%。
动能转换迈出实质步伐。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持续深化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打造“4个千亿元产业”,加快推动工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迈进,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锂离子电池、铜箔、铝箔、光伏电池等产品从无到有,产量逐年提升。到2017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特别是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规模优势。
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到2017年底,全省国资委系统出资企业资产总额6131亿元,是2004年的16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93亿元,是2004年的10倍。
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将中央1+N国资国企改革文件精神与青海实际相结合,制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1+1+5文件,研究确定十项改革试点,形成了我省“3+10”改革试点创新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全省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兴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盐化产品首次出口欧洲,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至2017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6%,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大动力。
商贸物流愈加兴旺,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攀升,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不断加快。
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独树一帜。一大批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作为大美青海的标志而闻名遐迩,每年夏季,各旅游景点,游人如织。目前,全省正在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按照“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扩大新资源,增强新内涵,打造新增长极。
同时,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博览会”“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以及着力打造昆仑文化、贵德黄河文化、湟源丹噶尔古城、同仁热贡艺术之乡、互助彩虹之乡、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力推进,全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效率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也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迈上了大台阶。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不断升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将75%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刀阔斧推进民生领域各项改革,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从牧区到农区,从乡村到城市,解决了一大批想解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一批教育民生工程相继实施,教育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快速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升。对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普通高中和中职三年实施免费教育,对其他学生到“十三五”末前实现应助尽助。
——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了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就业创业的新机制,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形成了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就业创业的新机制,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牧区贫困劳动力和去产能分流安置职工等各类群体提供了更加宽松、更加便利的就业创业环境。
在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就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实现就业、创业。在农村牧区,广大农牧民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就业致富。“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的建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全面落实,更是为广大创业者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城镇从业人员由132.9万增加到2017年底的165.6万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7万人,年均超过6万人。
——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全面覆盖,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基本实现,社会救助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作用充分显现。
企业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城乡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和低保标准等不断提高,高龄老人补贴、老年人体检和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社会福利制度开始向普惠性迈进,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陆续建立养老、医保、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率先在全国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升了保障水平、缩小了待遇差距、方便了群众就医。城乡居民455.56万人参保,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全国首家完成跨省异地就医医保预付金拨付,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在全国各省市实现异地就医无障碍直接结算,切实解决了异地就医参保人员的“跑腿”“垫支”问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以建设“文化名省”为目标,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省、市(州)、县(区)、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艺创作生产进一步繁荣,新闻出版产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文化进村入户”、全民健身工程、“高原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重点民生项目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大幅提升,“造血”式扶贫效应日益显现,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作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省份之一,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7年底的8.1%,首次降到个位数。
目前,已有13个贫困县(市、区、行委)摘帽,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364元增加到2017年的9462元,年均增长11%,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高原特色的扶贫道路。
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民政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推行扶贫资金切块到县、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开通“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热线”,较早推行金融主办行制度。
通过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加大创业支持力度等四个方面,全省实现累计培训贫困农牧民7.4万人次,稳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29个县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在208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全省累计实施光伏扶贫项目720兆瓦;累计开发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16万个,安排贫困户4.7万人;开发环境整治、治安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2000余个,实现劳务收入1.78亿元,人均增收4200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农牧户住房得到根本性改善,90%以上的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各行业部门累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157.7亿元。
省委省政府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社会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青海”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省不断深入,全省上下保持了秩序和谐、群众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一个个民生工程的接力,夯实着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建设步伐……在党和政府的民生阳光照耀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已快速地见之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得见、摸得着。
“国字号”改革亮点频现
全面深化改革硕果满枝
“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开放不能落后。”这是青海全面深化改革坚守的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坚持把中央顶层设计与省情实际紧密结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改革亮点。
我省是三大“国字号”改革的试点省份,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为全力推进改革,我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示范、突破、带动效应的试点工作,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对青海生态工作的多次指示批示、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立足青海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能够彰显特色、示范带动、成效明显的重点改革任务,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4年6月,我省印发《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依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任务工作台账,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
2015年,我省向中央上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并在随后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花落青海大地。
今年年初,《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向社会公布,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志着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步入了试点发展建设阶段。
我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和牵引予以全力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在管理、管护、制度制定等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
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实体,突出对三大源头区域的有效保护修复。
创新国家公园运行机制,设立了10057个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制定出台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规定,使牧民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
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3个园区实施方案,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社会参与、特许经营等10个管理办法,起草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8月1日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形成了以中央文件为统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国家公园政策制度体系。
今日三江源头,“千湖美景”再度归来,雪豹、棕熊、欧亚水獭等野生珍稀动物频现人们的视野,120余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生存,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达到了11种。当地牧民群众自觉加入生态环保队伍。
——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以完善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任务,推动制度机制创新,破解个性难题,结合青海实际研究出台了一些具有制度性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和意见,着力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一些改革任务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在员额制改革中,我省在顶层设计中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入额必须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一律参加遴选委员会组织的考察面试,入额前都要承办不少于本院人均办案数20%至40%不等的案件,以其办案质效作为入额考核的主要依据,入额后必须到一线亲自办案,实行司法责任制,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现在,在我省各级法院,院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已并非个例。院长、检察长带头办案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也是我省启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以来,让院长、检察长回归本位的一次深度探索。
同时,我省不但打通了社会专业人才担任法官检察官的通道,同时制定了员额退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入额法官检察官实行动态管理,奖优汰劣,这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全省建立完善了办案人员权力清单、司法责任追究办法等63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配套制度,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职权和责任进一步明确。
2013年至2017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31.7万余件,办结30.9万件,比前五年分别上升77.4%和74.6%。二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制定全省三级检察官权力清单,规定了1021项权力(事项)。截至今年9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接受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犯罪案件25件32人。
全省49个县级公安机关设立专门的巡警机构,搭建32个便民服务站,设立421个全省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受理窗口,成立22个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全省藏区均已开通驾驶人藏语音考试系统。
41个县(区、市)建成矫正中心,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省共有876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担任村社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75%;推出办理公证28项“最多跑一次”服务和15项减证便民措施。
全省司法体制改革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试点,从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到合理配置司法职权,从提高司法透明度到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每一条每一项,无不深刻诠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内涵。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民健康,事关全面小康。
省委省政府把深化医改作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积极先行先试,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深化医改的基本路子。
经过不懈努力,我省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分级诊疗、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商保经办医保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
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同步取消药品加成,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公立医院公益性正回归视野。
2013年,我省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实行“六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起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职工互助保障为托底的医疗保障安全网。
从2013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合理界定四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制定分级诊疗病种目录,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新秩序。
从2015年起,我省开始组建医联体,以省级医院为龙头,组建了3个省级区域医联体和3个学科联合体,各地积极探索组建不同形式的医联体。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不同形式医联体94个。实现了市(州)、县级远程诊疗全覆盖,已开通远程医疗的成员单位357个,全省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2.48%。
2016年,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项目由4049种调整为9714种,成为全国首个按《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省份。
2017年,我省全面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对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和加强医院党的建设等做出系统安排,选择省人民医院等11所医院开展试点。
2017年,全省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076个,常住人口、重点人群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分别达到54.85%、79.98%和97.48%。
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省初步建立起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医疗保障网,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从基本医保到大病保险,让“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基本消除;从以药补医到医药分开,让公立医院开始回归公益;从“医联体”到“家庭医生”,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从探索“基本医保”到追求“全民健康”,一条以全省广大群众为中心的“健康之路”正在铺设。
——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除了三大“国字号”改革试点外,全省上下围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和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统筹谋划、前后接续、梯次推进,一系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一项项改革举措紧锣密鼓施行,各领域改革向中心聚焦、向深处发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去产能,精准施策去库存,多措并举降成本,抓住关键补短板,发挥了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的关键支撑作用。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努力朝着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省份之一的目标迈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大幅精简工商登记审批。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聚焦改进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支出、完善税收制度、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四大任务,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编制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4项预算。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等重点任务,制定发布了我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和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发布了青海省定价目录,着力打造青海版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探索推动“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
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按照“放管服”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管理、人员流动、特设岗位等配套政策,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
认真履行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中初端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项目,形成了具有我省特色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体系。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省、市州、县市区监委全部依法设立,三级纪委监委职能机构人员配置更趋合理,初步建立了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纪法”“法法”协调衔接,案件处置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省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经过不懈探索实践,极大释放了全社会活力,弥补了区位劣势和短板,增强了发展新动能,提高了群众获得感,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的建设成效显著
铸就坚实战斗堡垒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回首40年,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高原大地迎风招展,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枚枚闪亮的党徽熠熠生辉,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后发赶超;一项项创新举措扎实有力,让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固……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各级党组织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开展 “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党内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
全省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纪律更加严明,基层党的组织生活严起来了、实起来了,党性锻炼的熔炉更旺了。
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自觉承担起改革先锋队和主力军重任。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头雁”。
在民生保障最基层,广大党员扑下身子,踏实苦干,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最前沿,广大党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成为受灾区群众的“主心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作为、创新实干,涌现出了尕布龙、廉福章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等活动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更加密切。
近年来,省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上率下,严字当头,以问题为导向,驰而不息严纠“四风”,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风政风的持续好转带动民风社风的向善向上。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制定出台21条措施,认真开展“三公”经费、会议文件、公务接待、清退会员卡和国有企业职务消费等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办公用房,有效遏制了奢侈浪费之风。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打虎”“拍蝇”不手软,正风肃纪不停歇,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加大生态环保领域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问题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释放从严执纪的强烈信号。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干部作风更实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扶贫更精准公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根就扎得更深更牢了。
40年砥砺奋进,40年硕果累累。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生活和工作在青海而感到自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未来充满自信。
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青海大地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无限希望。
迈进新时代的青海,正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