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村道圆了村民梦想——民和县1000公里村道硬化工程随笔

28.07.2015  20:35

  工程队正在铺砖硬化支路。

  

  近日,记者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采访时,县委书记何延年说,服务好群众,办好群众的事,解决好群众的民生期盼,就是对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的最好践行。其中修路架桥不仅是千秋功业,群众所盼,也是大民生、大政绩。

  其言显于行。民和县1000公里村道硬化工程遍地开花,让村民喜形于色,硬化村道成就了村民盼头。

  民生工程的大手笔

  “我们的家门口终于铺上了水泥路,这条路我们大家盼了好多年。”

  “有了这条水泥路,天阴下雨出门不再难了。”

  “路修好了,农村经济活跃了,大家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

  ……

  这是记者近日在民和农村采访时听到最多的群众声音。而村民们所说的这条“路”,便是民和县今年实施的1000公里村道硬化路。民和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是,从今年开始到2017年,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312个村中实现村道硬化“户户通”、全覆盖。一个县这样大规模的实施村道硬化,在海东市乃至全省也算得上是民生工程的大手笔。

  当然,如此规模的村道硬化工程仅凭民和县的努力远远不够。群众利益无小事,民和县的这一民生举措得到了省交通厅的鼎力支持,仅今年省交通厅对民和县的村道硬化工程投资将达1.9亿元,同时支持民和县利用3年时间实现村道硬化全覆盖。

  民和县虽有“湟水谷地·瓜果之乡”美誉,但是189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22个乡镇312个村的43万群众,基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滞后的山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村通行现状,一直是制约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

  要致富,先修路。为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2007年以来,该县先后投资2.5亿元在20个乡镇174个村完成村道硬化工程2177公里,惠及25万群众。但是,目前全县18个乡镇138个行政村中2800多公里的村道仍然没有得到硬化,还有20多万农村群众依然停留在“泥水路”的标准上。

  硬化村道,已经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急切渴盼,也成为该县民生工作的重头戏。为彻底解决村中出行难问题,今年年初,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做出硬化1000公里村道的庄重承诺。4月中旬以来,硬化工作相继铺开。截至7月20日,已有91个施工队进驻18个乡镇的73个村施工,累计完成混凝土(粘土砖)路面工程467公里。

  黄池村村道硬化工地上大家齐心协力。

  再难也不为难村民

  据县交通部门介绍,由于群众的积极性高,今年实际实施的村道硬化里程达到1116.6公里,涉及18个乡镇的79个村,可解决16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7月14日,记者来到离县城27公里远的巴州镇黄池村,村道硬化的火热场面随处可见。村支书刘元生说,今年该村村道硬化任务是主路12.2公里、支路17.3公里,有4个施工队进行施工。据刘元生介绍,省上主线每公里15万元、支线每公里11万元的投资与实际费用相差很大,群众户均自筹额度将达3500元,甚至高达5800多元,这对大部分群众来说,无疑是一道闭门羹。因为自筹资金问题,他召集村民开了40余次会议,当时一些村民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为确保硬化工程按期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后作出决定,在原有投资基础上,根据村道硬化工程投资量大小给予奖补资金支持,以减轻群众自筹负担。黄池村党支部书记刘元生说,政府奖补资金支持后,村里户均自筹600元就够了。

  记者来到该村村民刘金忠的家门口,长约600米、宽2.5米的入户支线已全部完工。刘金忠的妻子正忙着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晾晒刚从地里割来的苜蓿草。当记者聊起自筹600元大家是否愿自愿时,刘金忠高兴地说,没人不愿意,如果没有政府的好政策,别说600元,就是自筹6000元也变不成水泥路。

  既要硬化好村道,又要减轻群众的负担,这对乡镇党委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种执政能力的考量。如何让有限的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各乡镇都在想办法、找出路。而大庄乡走出的混凝土硬化和粘土砖铺路相结合的“大庄模式”,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保证了硬化任务,成为民和县村道硬化工程中的新看点。

  深居山区的大庄乡辖15个村2500余户1.4万人。到目前为止,全乡只有23公里的硬化路,受益的仅仅是一个村2个合作社的群众。今年将硬化8个村的村道,总里程201公里。

  乡长乔国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庄乡当地没有砂料资源,村道硬化的砂料都要到60公里远的官亭等地区拉运,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根据他们的测算,大庄乡主线每公里投资将达26万元、支线每公里投资将达16万元,而项目资金加上奖补资金,主线只有21万元、支线13.5万元,这些缺口还需要群众自筹1500-2000元。

  乔国林说,即便是这样,一大部分群众依然为自筹发难。为此,乡党委政府带领村干部到甘肃省永靖县新寺乡永平村学习粘土砖铺路经验。

  通过考察和测算,如果用粘土砖铺路,项目资金和奖补资金完全足够,不用群众自筹。这无疑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随后各村召开“一事一议”会议征求群众意见,最终有四个村采纳粘土砖铺支路模式,四个村采纳混凝土硬化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村道硬化了,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出行方便是毋庸置疑的。大庄乡哈家圈村村民王玉青说,祖祖辈辈走的是泥土路,阴天下雨就只能在家里,就算是到乡上办点事情,回到家里两腿都是泥。现在遇上了国家好政策,大家不再拖泥带水出行了。王玉青还说,全覆盖式的村道硬化,对他们山区群众来说,几乎是包产到户以来最大的一件喜事。

  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的一部分,它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民和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能否搞活农村经济这盘棋,农村道路建设至关重要。巴州镇黄池村党支部书记刘元生把今年实施的农村硬化路亲切地称之为便民路、民生路、富民路。刘元生说,全县有40万亩的全膜玉米,每年玉米收获季节,公路沿线和交通方便地区的玉米秸秆都被收购青贮变成了钱,而一些交通不便山区的玉米秸秆放在地里却无人问津。如果道路条件好了,相信大山里的玉米秸秆也会变成钱的。

  村道硬化工程还拓展了就地劳务增收空间。巴州镇黄池村村民刘金忠告诉记者,他在本村村道硬化工程队打工,每个工200元,现在已经上了40多个工,挣到8000余元。到今年村道硬化工程结束,估计能挣到2万元钱,这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中川乡村民王学福夫妇在大庄乡崔家湾村铺设粘土砖路,夫妻俩每天铺砖30米,日工资270元,已经干了20多天,算下来也有了5400多元的收入。据了解,今年全县1000公里村道硬化工程中,至少有2000多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

  今年该县如火如荼展开的1000公里村道硬化工程,让“群众路线”成果在硬化村道上升华,“三严三实”要求在硬化村道上闪光。相信到2017年,全县农村各族群众将彻底告别“泥水路”,追逐“水泥路”上的新生活、新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