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牧区城镇社区服务新模式——兴海县社区服务“六延伸六拓展”工作见闻
近几年间,随着兴海县南部三乡生态移民、唐乃亥乡库区移民、子科滩镇游牧民定居等政策的相继落实,使得县城居民人数急剧增加,这对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城镇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面对新的考验,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社区情况变化,所以探索出一条符合牧区城镇社区特点的管理新路子至关重要。
今年,兴海县在全面推广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在子科滩镇的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社区以及河卡镇的河卡社区推行“六延伸六拓展”的工作模式,即:组织建设向移民小区延伸;居民管理向网格延伸;社区活动向在职党员延伸等,创建出适合牧区城镇社区的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为社区居民和党员干部牵线搭桥,将社区服务触角向千家万户延伸。
在城南社区,网格化管理让社区居民的生活十分便捷,也解决了大家不少困难,大家一进社区党支部就能办许多事情。
“多亏了社区童书记,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支撑下去!”社区居民赵海莉这样说。据赵海莉回忆,当时自己正在崩溃的边缘,社区党支部书记童延英得知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带人来看她,还积极组织捐款,从各方面不断帮助自己,让她从疾病的痛苦中走出来。当我们在社区的居民信息台账中翻开赵海莉的信息时看见这么一行字:
“赵海莉,2014年患肝硬化腹水,家庭条件差。联点人员童延英……”
除了赵海莉外,居民信息台账中每个居民当前的状况,以及是否有难处、问题是否解决等一条条都列得很清楚。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社区服务提高了一个层次,但社区里随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桑当新村、龙曲村等地的库区移民管理盲区问题一直是童书记最头疼的事情,她说:“移民迁过来后,其户籍、土地政策之类的还是归原所在乡镇管理,而社区只管理治安和卫生方面,所以村民们虽然住在县城里,但有些事情还得往乡上跑,这不管对社区的居民来说,或者对我们这些服务人员来说都是不便的。”
而今年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社区全面推行后,让这个问题陆续得到了解决,通过在社区推行“社区党支部+移民小区党小组”的模式,建立联合党支部,将移民区的工作纳入到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共同管理。目前社区已经将环境卫生、居民基本信息管理、综合治理纳入进去,接下来还将把医保、社保、计划生育等纳入网格。从子科滩镇直亥买村移民过来的索保加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办个低保什么的要两头跑,很麻烦。现在只要到社区里说一下马上能办。”
同样的情况也在河卡镇社区有所反映。由于社区所辖的河卡种羊场牧民居住得比较分散,服务和管理难度大。而且许多牧民不识汉字,如办结婚证、准生证等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去哪里办。
为了不让牧民们跑冤枉路,河卡镇社区党支部与种羊场党支部建立联合党支部,社区居民如果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联系种羊场党支部就可以解决。
家住河卡种羊场一队的旦正才让因妹妹出嫁后没有及时转移户口,导致申请低保时出现问题,社区党员王建芳是这里的网格长。当旦正联系上王建芳时,告诉她自己的难处后,王建芳耐心地告诉他为什么他的低保申请会出现问题,而且还亲自领他去派出所和民政局解决了低保申请的问题。
1995年入党的王延庭算是城北社区一位老党员了,他对这次社区创建服务型党组织非常赞成,他说:“现在社区党员们都一个劲地争着带头干,只要居民提出来或者我们了解到,不论是社区党支部还是党员,都是想方设法给解决,解决不了的就立马给上面反映。”除了王延庭外,还有几位老党员也积极发挥了自己的余热,当社区忙不过来时,他们也总会亲力亲为。
“社区里的事情比较杂,比较多,但是我们必须都要做好,因为你不做好就得不到居民的认可。虽然我们做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每件事对我们居民来说都是重要的事。”城北社区的工作人员仁措加说道。对于她来说,除了这些日常的社区工作外,走家串户可以说是她的“家常便饭”。她说,因为只有去群众家中走访,你才能了解到居民家中有什么事情,只有和他们谈心,居民才能告诉你他们有什么难处和事情。
秉着这种态度,仁措加负责着社区内将近700多名居民的各类工作,不但要到每家每户去填写更新居民信息,而且还要帮助居民反映、解决问题。
在她走访过的居民中,印象最深的是住在北大街的53岁的李林春,他们一家五口中只有儿子一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女儿和自己又身患疾病,而仁措加得知她家的情况后,便及时向党支部反映。这样一来二去,仁措加还和李林春成了好朋友,每天到李林春家里,讲讲笑话,偶尔还帮她干点家务活,比如洗洗衣服、拖拖地之类的。
现在,在兴海县的社区,党员和群众、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对此,兴海县组工干部吴正洪告诉记者,在兴海县城镇社区推行“六延伸六拓展”的工作模式,不仅加强了社区“三基”工作,而且结合党建品牌建设,提高了党支部为社区居民的办事服务能力,通过这一举措,增强了社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