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社区15分钟服务圈基本成形

15.05.2014  14:39

  2012年,西宁市城西区启动社区15分钟服务圈建设。历时一年多,目前,城西区社区15分钟服务圈已基本成形,社区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可享受行政事务受理、购物、餐饮、维修、医疗卫生、代收代缴和文体健身等多方面的便民服务。

    一刻钟,生活小事都搞定

  “15分钟生活圈”是指以居住点为圆点,步行15分钟所及范围为半径,形成一个满足居民需求的辐射区域。人们通过步行就可以享受基本的购物、生活、休闲健身、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一个圆形的人类居住理想格局。

  在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城西区以社区为中心,重新整合资源并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通过为社区配套中小学校、卫生服务站、菜市场、托老所、商业设施、社区文化活动站等生活类配套设施,增加市民生活的便利性。目前,城西区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即可参加社区娱乐活动,家门口就能缴纳水电煤气费,步行10至15分钟,就可以解决子女上(小)学、入托及求医问药、菜篮子、米袋子、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基本生活需求。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

  “大夫,又要麻烦你帮我测血糖了。”5月12日,在城西区西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市民王奶奶一边说一边伸出中指,旁边的医生用一次性针头将王奶奶的中指刺破,鲜红的血滴在黄色的试纸上。10秒钟后,血糖检测仪显示王奶奶血糖值正常。

  城西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资275万元修建7个健康小屋。行动不便的病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还会主动上门问诊。现在,越来越多的西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14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家门口就能轻松看病。

  同时,结合社区15分钟服务圈的建设,城西区不断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健康小屋等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辖区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医疗、养老等领域或由政府购买服务

  设有全科诊室、中医科、预防保健科、残疾康复科、医技检查科等服务科室的虎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前投入运营。同时,该中心还配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十二道心电图等医疗设备,4支全科家庭责任医师服务团队把关虎台地区3万多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服务面积12.23平方公里。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围绕社会服务工作,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如北京等地,就政府购买服务或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西宁市也将于今年采取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城西区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将同步启动。

  据城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西区将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逐步设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