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反季节”登场折射文化奇观

15.12.2016  01:37

孩子展示自家蒸做的大馒头

爷孙代代相传

精彩的社火表演

农耕文化的灵魂“庄稼戏”

  青海新闻网讯 见过社火闹新春的,却没见过社火闹中秋的。而这独树一枝且散发着浓郁农耕文化气息的社火闹中秋活动,却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的一个大山沟里延绵流传了数百年。这就是古鄯镇菜子湾村的八月十五社火庙会。

  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一年一度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最热闹不过的一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村里都隆重举办一次融入农耕文化气息的社火庙会,届时锣鼓庆丰收,社火唱幸福,原本寂静的大山沟里,一时间变成欢腾的海洋。

   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一大早,喜庆的锣鼓声就会在民和县古鄯镇菜子湾村的上空回荡。届时,在菜子湾村进村牌楼前的一块旱场上村民云集,一派节日气氛,社火表演队的演员们将抓紧时间更换表演服装,准备在选定的吉时鸣鼓开锣,登场亮相。

  今年农历八月十五,在菜子湾村场院的一个角落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给一个孩子换戏服。这个11岁的孩子叫宁建斌,是老人的孙子,七里小学五年级学生,中秋节放假,刚好赶上今年的社火表演。对宁建斌来说,参加社火表演还是头一次,不过他一点儿也不紧张,天真机灵的眼神里充满好奇和自信。

  上午10时,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菜子湾村庙会社火正式开演。今年八月十五,菜子湾村的社会庙会主会场轮流到该村的张家湾社。由于村里没有像样的文化活动广场,社火表演的场地临时选在一块耙翻过不久的耕地里,显得有些坑洼不平,一顶供奉神轿、摆放馒头的帐篷也显得十分陈旧。

  尽管设施极度陈旧,但人们的精神面貌还是十足。在庙会帐篷的神轿前供奉着好多大馒头,在地面的布毯上也堆放着好多大馒头。该村年过八旬的张文锦老人说,到了秋季八月,庄稼收获了,粮食归仓了,村民们为感恩天地神灵护佑,便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隆重举办社火庙会,家家户户用当年的新面蒸做好馒头,送到庙会会场供奉,感恩天地神灵护佑今年农作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待社火庙会结束后,将这些馒头分发给为社火庙会活动操过心、出过力的人员。当地人也因此把一年一度的中秋社火庙会称之为“馒头会”。

  据张文锦老人介绍,家家户户蒸做馒头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必须是当年的新面粉,其次蒸做馒头的面粉不少于5斤,再者蒸做好的馒头不能乱摸乱动,剩余发酵面也要等到把敬献天地神灵的馒头送到庙会会场后方可收拾处理。

  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原来会里用的馒头都是家家户户亲手蒸做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多了,有些人就到集镇的馍馍铺里去订做,蒸做要求上也没有以前那样严格,但这依然寄托着人们心灵的感恩和祈盼。

  据当地老人们介绍,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在古鄯镇由来已久,也是社火艺术在正月十五之外唯一存在的表演地区。

   河湟文化的组成部分

  据村里76岁的宁学武老人介绍,这里的社火装扮的是三十六天罡,社火队跑的是“四门”阵法。1958年因受破除迷信的影响,社火庙会一度中断,直到1984年,他和村里的几个老者发起组织大家重拾社火大旗,延续起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文化血脉。因为26年的中断,原来破除迷信期间分发到村民手里的旧戏服几乎残缺不齐,他们家家户户寻找当年遗失戏服,并从兰州市购买布料,按照原来村民收藏的戏服样式重新缝制,锣鼓、旗子等设施也重新购买制作,从那一年开始再没有中断过,一直延续到今天。

  社火跑“四门”表演结束后,紧接着是一出体现农耕文化的“庄稼戏”,这也是菜子湾村社火独有的一场戏曲表演,更是河湟社火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最明显特征。村里八旬老人张文锦把这出戏称之为“教子务农庆丰收”。

  该戏讲述的是农夫给儿女们传授农耕技艺的故事。开春了,大爷二爷一家子要下地开犁种庄稼,请来先生择日,先生大声说“先生先生看日子,子丑寅卯,今天的日子最好。”于是大爷二爷给天地神灵焚香叩头后,让儿子给牛架格子挂犁铧,结果稚气未脱的儿子反架格子倒挂犁铧而无法农耕,无奈的大爷重新手把手教子农耕技艺,并同时大声领喊:“种一升,收一斗;种一斗,收一旦;种一旦,粮食收获千千万万,老百姓吃成鞭杆,娃娃们考成状元。”随后还表演妇女田间除草的情景。期间,两旁的社火队员齐唱社火小调,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为止,为“庄稼戏”助阵。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河湟文化的一部分,虽经蹉跎岁月险些流失,但最终得以传承延续,可见这一文化现象对当地人有多么重要,其生命力是何等之强。

   农耕文化的不朽化石

  从这出传授农耕技艺的戏曲中不难看出,菜子湾村的先民们对农业生产何等重视。当地78岁的张可灵老人表示,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的后果是可怕的,所以先民们流传下来这样一出劝课农桑的故事,目的就是教育后人不忘农耕初心。

  对于菜子湾村社火闹中秋的来历,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但根据一代代相传下来的记忆,自从这里有了汉人迁居生活,也就有了八月十五社火庙会。

  而根据《民和县志》的相关记载,民和境内的汉族,多随历代封建王朝拓边而迁入定居,有史可考者,最早自公元前121年的西汉武帝时期。《民和县志》还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古鄯驿。而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有“先有张家渠,后有古鄯驿”说法。张家渠为古鄯镇治一地名,定居在此的张姓人氏与菜子湾村的张姓人氏同出一血脉。从这句口头禅不难揣测,至少600多年前就有汉人在这里生活,而这也意味着早在600多年前这里就有八月十五社火庙会庆丰收的习俗活动。

  从菜子湾村社火庙会的“教子务农庆丰收”的演绎主旨,不可否认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时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赋予娱乐形式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但无论是庆祝农作丰收的民间文化活动,还是赋予浓厚宗教色彩的祈禳性祭祀活动,它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延续下来的文化根脉,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记忆,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当今时代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和新文化思想的猛烈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就菜子湾村八月十五社火庙会而言,许多村民都已经说不出完整的社火唱词,教子务农的“庄稼戏”表演也显得有些将凑感。

  在和村里的几个老人聊天时,老人们担忧他们老一把子人去世后,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血脉还能不能世代延续下去。

  当然,老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杂充斥着当今社会,新鲜刺激的现代文化使年轻一代人对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开始淡忘。如此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以保护,它将悄然离我们而去,留下的将是一串串若隐若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