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定位旅游新概念 融合发展打好生态牌

16.09.2015  13:13

  色彩斑斓的原始林海、辽阔无边的草原、珍珠般成群的牛羊,哈达一样的云雾缠绕在白雪皑皑的牛心山。草原深处,炊烟冉冉升起,牧歌宛转悠扬,一幕幕祁连美景让人如痴如醉……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天境祁连”引无数游人点赞,生态旅游再创新辉煌。

  近年来,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祁连县借助坐拥的一张“东方瑞士”地理名片,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依托生态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生态建设,美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和三宜(适宜居住、适宜旅游、适宜创业)品位……

  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的卓尔山景区,背靠巍峨连绵的祁连山,南依八宝河,与藏区神山牛心山隔河相望,美景醉人。神奇的自然禀赋,让这片美丽神奇的沃土,有了丰富的历史积淀、独特的人文内涵与壮美的自然景观。依托祁连山草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祁连县以历史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为灵魂,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拓展旅游文化发展空间,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摆在突出位置,让“天境祁连·东方瑞士”、“中国的乌拉尔”、“祁连山下好牧场”等一张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理名片频频发出令人向往和迷恋的邀请,使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攀升,旅游文化产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全县旅游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生态旅游步入“快车道”。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实现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

  《大众摄影》“中国好风光”——祁连赛区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绿色生态·祁连行”采风活动、首届中国广场舞大赛青海赛区比赛、全国露营大会暨祁连县首届户外徒步露营活动、“走进藏区”——“天境祁连”大型文化活动、“印象祁连”首届文化产品创意大赛、民俗风情展示会、祁连风光摄影展、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使“祁连影像”凭借媒体彩虹延伸触角,“祁连元素”也将再一次定格在向往祁连的美好期待与记忆中,全县旅游事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景象,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屡屡刷新,时时更新的三个门户网站“走进祁连”、“话说祁连”引来一片喝彩,五湖四海点赞不断……

  据了解,祁连县在打造生态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建设中,凸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主题内涵。先后引进和投入项目资金7700万元,建设宗姆林卡公园、冰沟露营基地和阿米东索等景区;投资558万元建设峨堡古遗址公园及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投资1千余万元,拍摄大型歌舞剧《天境祁连》;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超市、美食城、停车场和休闲广场,可接待游客4000余人;此外,位于八宝镇内,总投资5731万元的瑞士风情印象街,成为青海省首条体验欧洲文化、品尝欧洲美食的欧式步行风情街。风情街集休闲、浪漫、体验于一体,街区中心的浪漫爱情广场和景观,搭配以具有欧洲风情的灯光亮化和雕塑,为祁连县“东方瑞士”品牌的打造添上了绚烂夺目的一笔。这个艺术气息浓郁、独具欧洲风情的城市新地标和都市会客厅,建成运营以来,接纳省内外及国外嘉宾友人100余万人次。

  为更好的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祁连县以节庆活动和民族文化为平台,以节造势,多渠道、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发掘祁连文化旅游资源,使祁连山草原文化与生态旅游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密切联系周边及兄弟市县区的协调合作。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魅力,进而带动祁连当地经济、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这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犹如花开草原,遍地芬芳,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向好发展注入了新能量,产生了新动力,使生态旅游成为和谐新祁连的又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同时,有效带动了家庭宾馆、农家乐、绿色美食、果蔬采摘、特色餐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体验,更让祁连百姓坚定了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的信念与决心。截至目前,全县具有规模以上农家乐72家、宾馆65家,床位达8000余张,旅游从业人员达到7850余人,使接待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1至7月,全县接待游客10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7.2%和21.3%。

  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尽显一年四季景色的中国百名避暑名山——牛心山,披着神秘面纱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75公里无人穿越的世界第三大峡谷——黑河大峡谷,终年不化白雪皑皑的八一冰川,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驯养鹿基地,享誉国内外的省级旅游景区——祁连山风光,拉洞元山(新石器时期)遗址,青铜器时期的扎麻什寺沟遗址以及卡约文化时期的铜矿山,夏塘台、黄藏寺、郭米寺遗址等生态与文化“富矿”,已经成为祁连向全国乃至世界宣扬和推广具有高原民族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品牌与文化项目,亦成为众多科考队伍生物标本采集、制作,高原气层观察,地质构造研究,史学研究,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者不辞辛劳,纷沓至来的原因之一。

  祁连县作为青海和内地穿越河西走廊,北上新疆,抵达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辅道之一,凭借自身优势,依托“三城三区”建设(国家级文明城镇、国家级卫生城镇、国家级园林城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区),进一步发掘丝绸之路具有地域特色的的文化带、生态带和旅游带,倾力打造“绿色美地、生态富地、民生福地、品牌亮地、先锋高地”五个高地,提升经济、生态、民生、平安、绿色品牌“五个升级版”,祁连以悠远的历史与崭新的发展容貌挺立于新的时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阔步前行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谭梅 聂文虎)

   相关链接

  祁连县地处青甘交界地,坐落在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县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人口5.1万余人,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东乡族等15个少数民族,是青海的“北大门”,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融合的地区,也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享有“东方瑞士”、“天境祁连”、“中国的乌拉尔”等诸多美誉,境内矿藏丰富、森林密布、水源充足、植被良好,是我国原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成为“大美青海”的缩影。2014年10月18日,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寻找最美观景摄影团评出的“青海最美观景拍摄点”授牌活动中,祁连县卓尔山景区跃身“点将榜”,与青海湖景、塔尔寺、坎布拉、年保玉则、玉树当代山观景台、果洛牛头碑等20个景区景点被授予首批2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成为登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新媒体平台,面向国内外宣传传播的最美景点景区之一。2012年10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祁连县为“中国藏族情歌之乡”。2013年祁连县建立青海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在这之前,祁连县相继被青海省摄影家协会、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命名为采风基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