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全省惟一哈萨克族村庄马海村见闻

11.02.2019  09:11

  开栏的话:你和她的故事,也许发生在那湟水河畔。

  你每一步的成长,都见证着她的变迁;你和她的故事,也许发生在那三江之源。

  你看到的是手中的牧鞭,她看到的是你喜悦的笑脸;你和她的故事,也许发生在那祁连山下。

  你为了小家的幸福奔波,她为了大家的幸福守护;你和她的故事,也许发生在那瀚海戈壁。

  时间带走了你奋斗的岁月,也在她的年轮上刻下了你的足迹; ……

  故事不同,感受各异,但每段讲述背后,关键词都是祖国,都是一曲颂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日报特别推出《我和我的祖国》专栏。广大采编人员深入基层,用真切的见闻感受,多视角、多形式、多领域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奋斗故事、爱国故事,反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全省各地的发展变化,展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对今天生活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悟之怀,描绘他们对人生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对未来的希冀。敬请关注。

  青海新闻网讯 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西行一个多小时,在黄褐色的戈壁滩中出现了一座村庄,这里就是全省惟一一个哈萨克族村落——马海村。

  在村委会办公室,49岁的马海村原党支部书记焦力保利德回忆起了村子这些年的发展:“你看看村里现在宽敞的硬化路、民族风情浓郁的小院,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沙土裹住脚、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

马海村村民载歌载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十五年生产生活大变样

  “2003年以前我们一直过着流浪生活,直到政府安置新疆返青哈萨克族群众组建了马海村。”焦力保利德说:“84户人家刚搬来时,村里不通路、不通电、住的是土坯房,人畜饮水全靠一口苦水井。”

  焦力保利德还清楚记得,当时想给新疆的亲戚打电话,只能去90公里外的柴旦镇,“班车一天只有一趟,要在‘搓板路’上颠3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柴旦。”去一趟镇上不容易,在班车停靠的4个小时里,焦力保利德必须把打电话、买菜、办事等安排得满满当当,因为“来回12元的车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2007年,国道215线从村旁修过,马海村村民们终于告别了过去的“搓板路”,去柴旦镇只需要一个小时。2010年,焦力保利德花了三万元钱购买了他的第一辆车,现如今村里家家出行都有了私家车。

  2009年,马海村依托“党政军企共建”项目,让村民们从土坯房搬进了砖混房新居,村里还有了健身器材、篮球场地和新的会议室,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网络。去年村里新打了两口水井,解决了大伙的吃水问题,又从鱼卡河修建水渠,引来灌溉和牛羊用水。现任村支书努尔哈力说:“明后两年,村里还计划更换自来水管道、修建下水管道,给马海村民带来更多便利。”

  “以前骑马去放羊,一日三餐就是抓饭、干馍和泡菜,放羊一次少则一个月,多要三四个月,期间没有任何的娱乐消遣。”努尔哈力说:“现在条件大不同了,大家都是骑着摩托去放羊,帐篷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卫星信号接收器,还有电视、炉子、桌子、床一应俱全。”

  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变后,马海村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振兴。2016年,村里组织演出队,根据哈萨克民族历史编排了舞台剧——《古丽的婚礼》,并外出进行了表演。焦力保利德感慨说:“多亏了这个时代,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马海村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的大学生回来教书了”

  走进马海学校明亮的三层教学楼,23岁的色尔克古丽正在电教室里上公开课,2017年,她怀着“想回家乡教书育人”的单纯愿望,大学毕业后从广西回到了马海村,成为了母校的一名语文老师。

  “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读的书,那时的教室还是在平房里。”色尔克古丽指着院子里的一排简陋房屋说道:“那会的冬天还只能靠烧煤取暖,教室里四处都散落着煤灰,操场也还只是土操场,跑起来尘土飞扬。”

  2003年学校刚刚建立时,学校只有8名老师,校长侯军民带着他们教出了马海村的第一批学生。“多年的流浪生活让马海村哈萨克族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当时村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只有小学,并且大家都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认为学出来也只能放羊。”

  “2012年,政府出资修建的教学楼落成了,新操场、塑胶跑道、职工宿舍也相继修成,孩子们终于告别了煤炉,搬进了暖气教室。”侯军民说:“2017年学校还建成了拥有先进设备的录播教室。如今的马海学校不光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发展,算上色尔克古丽在内一共有15名教师。”

  “沙力合、色尔克古丽……”侯校长扳着手指头,微笑着细数这几年从村里走出去的每一个大学生:“算到今年一共有15个大学生了,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靠着知识改变了命运,将来他们又可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动手向荒漠要发展

  “2003年返青安置时,马海村的人均纯收入还只有430元。村民们在草原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但收入少,产业结构也单一。”2012年,“第一书记”王占辉来到了马海村,担起了带领大伙走上致富路的重任。

  王占辉为村里引资金、上项目,积极培育村集体经济。村里以高原有机枸杞产业为龙头,积极推行“公司+基地+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马海绿色有机枸杞品牌。同时还抓住马海地区种植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次性流转撂荒地246.67公顷,租期15年,租金400万元,又将村里的10间商业铺面对外出租,年收入达3.6万元。

  根据海西州2018年制定出台的《联企兴村1+1行动方案》,马海村与青海昆源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参股企业协议书,将政府扶持资金30万元投入到青海昆源矿业作为生产发展资金,三年内,马海村每年可以获得20%的固定分红。中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大柴旦近年的旅游热潮,出资5万元为马海村在大柴旦翡翠湖景区购置摊位,使村里每年都能在旅游旺季收获租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造血”能力。

  在王占辉的引导下,马海村开始从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化种养殖业转型。根据市场导向,村里开始种植苜蓿,在饲草种植的基础上,用合作社的资源和哈萨克牧民养殖技术发展肉牛养殖。2019年,村里还拟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60万元修建1000平米肉牛养殖场。

  到2017年,马海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增至11000元,今年的村集体收入预计也将达到12.6万元。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下,马海村的哈萨克族人扎根在了海西的戈壁滩上,用了十五年时间从荒漠中“干”出了一个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