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祥和过大年:在“天路”之巅过个年

09.02.2016  13:53

  2月7日,农历除夕,唐古拉山西南侧海拔4800多米的沱沱河像往常一样寒风呼啸,冷风卷起的沙砾刮到脸上像刀割,脚下仿佛踩了海绵一般。

  这里是可可西里的生命禁区,虽然已是上午9时,但气温非常低,温度计显示是零下27℃。近1个小时的汽车行程后,青藏铁路公司沱沱河探伤工区的8名职工来到了工作地点,青藏铁路日阿尺曲至乌力8公里的线路区段。

  在工长罗布的带领下,工友们按照分工带上设备工具,开始了钢轨探伤工作。

  大家穿着厚厚的皮制工服,戴着棉帽和口罩,偶尔走快一点就得大口大口喘气。罗布说;“这里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走路不敢快。”大家工作中很少说话,只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今年27岁的藏族职工罗布,凭借着9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当上了沱沱河工区探伤工长,是格尔木工务段最年轻的工长。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许多年轻人打了退堂鼓,纷纷调换岗位,而他在这一呆就是9年。

  两台超声波探伤仪在钢轨上缓慢移动,发出的滴滴声和探伤小锤敲击钢轨的清脆声在空中响起。“我们在听着迎接新年优美的音乐旋律”。罗布幽默地说。“从‘音乐’中判断钢轨是否有损伤。”“我们就是钢轨的‘B超大夫’,工作不容丝毫马虎。”罗布说,“一处比芝麻粒还小的钢轨内伤可能会造成断轨的安全事故。”

  不到半个小时,大家的眉毛上已结了一层厚厚的霜。罗布和工友们几乎每天都要早上8点出门,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抵达巡线点,再步行10多公里进行探伤作业。一天行走十几公里已经成了他们的基本功。

  他们承受高海拔缺氧和极寒天气的考验。一天下来,整个人冻得鼻头酸疼,双手双脚都失去了知觉。

  快到下午1点,天空飘起了零星雪花,夹杂着风沙打到脸上。大家拿出已经不热乎的早上带的午餐,围在一起席地而坐,就着雪花快乐地吃了起来。

  罗布打开手机,欣赏着快2岁女儿的照片。“我在工区已经过了8个春节”罗布说“一会给在西藏甘孜的父母和女儿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提前拜个年。”

  他们是青藏铁路人中普通的群体,家大多在西宁、西藏等地,有一个共同点:因为坚守春运,不能回家团圆。

  “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是我们的天职。”罗布说,“虽然辛苦,但看到一趟趟旅客列车从我们检查过的线路上安全通过,想到旅客回家团聚的温馨,我们很有自豪感!”

  罗布和工友们回到工区已是下午5点,大家开始动手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打扫卫生。他们说:春节不能回家,要热热闹闹在“天路”之巅过个年!

  繁忙的春运,也正因为有和罗布们一样的千万铁路职工,用奉献践行着自己对本职工作安全的承诺和责任,才托起了一条条绵延千里的钢铁大道,让旅客顺利地踏上温暖的回家之路。(王韬)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